目 录
摘要……………………………………………………………………………1
会计电算化的概述………………………………………………………2
会计电算化的内容
会计电算化与传统手工会计的区别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3
我国会计电算化现存的问题……………………………………………5
我国会计电算化未来发展趋势…………………………………………4
针对我国会计电算化现存问题作出的对策……………………………6
结论………………………………………………………………………7
参考文献…………………………………………………………………………8
内 容 摘 要
会计电算化也叫计算机会计,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的应用,具体来说,就是利用会计软件,指挥在各种计算机设备替代手工完成或在手工下很难完成的会计工作过程。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会计电算化是会计进入信息化的基础,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向稳定、安全、不断进步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会计信息系统 现存问题 对策
会计电算化的概述
(1)会计电算化的内容
会计电算化也叫计算机会计,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的应用,具体来说,就是利用会计软件,指挥在各种计算机设备替代手工完成或在手工下很难完成的会计工作过程。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是一个应用电子计算机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它实现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使传统的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发展演变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会计电算化的内容比较广泛,它不仅是会计发展的需要,也是经济和科技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
会计电算化与传统手工会计的区别
传统会计档案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记记账、明细账、总账和报表。每个会计期间的会计档案都要按一定的要求排列,连同各种附件定期加具封面,装订成册,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空间,查找不便,又易于毁坏。随着电算化在会计中的运用,电算化会计建立了一套新的会计资料档案,电算化会计档案都存放在硬盘设备中,电算化会计档案查询快、可以快速的传递信息。
电算化会计与传统会计的数据处理程序不同。在传统会计中,针对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形成的特征,必须采用与之适应的不同的帐簿组织形式、记帐程序和记帐方法。而在电算化会计中,由于数据处理的精度高和速度快,可以采用一种统一的核算形式。而且由于计算机处理数据差错的概率小,没必要象传统会计那样,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进行各种核对,如帐帐核对、帐证核对、帐表核对。
记帐的含义不尽相同 。传统手工会计条件下,记帐指明细帐、日记帐、总帐由不同人员按不同的科目,分别在不同的帐册上加以记录。这种重复而繁琐的抄抄写写造成会计工作周期长,速度慢,效率低。电算化会计后,记帐仅是一个数据处理过程,通过记帐这一数据处理步骤,使被审核过的记帐凭证成为正式会计档案,从“凭证临时库”转移到“流水帐库”中存放,记帐后的凭证不再允许修改,记帐的同时,对科目的发生额进行汇总,更新“科目余额,发生额库”。而真正的帐册,只有在需要时临时从“流水帐库”中把有关科目的经济业务分离出来,在屏幕上显示或在打印机上打印。
会计信息的特点不尽相同。 相对于传统会计,电算化会计提供的信息具有速度快、质量高、针对性强的特点。
我国电算化会计的现状
我国的电算化发展起步较晚,从20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在这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和成绩,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会计电算化推动了企业财会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加强了以财务为中心的企业管理,促进了企业管理的各方面工作。但由于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中存在着种种问题,制约了我国会计电算化更好的发展。
三、我国会计电算化现存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人们对电算化的认识不到位。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起步较晚,但人们的观念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特别是在未实施会计电算化的中小型企业,不实行会计电算化的主要原因不单纯是经费短缺,更主要的是企业领导缺乏对会计电算化的正确认识。
(2)会计软件的局限性限制了我国电算化事业的发展。会计电算化软件偏核算轻管理。会计电算化将财会人员从繁重的算账、报账工作中解脱出来,并且可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加强财务管理方面。但我国大部分单位只重视报账,忽视管理,使用会计软件的总账、工资、固定资产、报表等核算内容较多,至使会计软件开发商提供的具备管理型功能的成本核算、预算、分析等模块,内容设计过于简单,功能有够不全面,限制了电算化的管理功能。数据交换、信息共享和控制管理,更不能与企业内其它管理子系统,如人事系统集成融为一体,很难形成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没有保障。对于企业来说,财务数据是企业的秘密,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而有些软件所谓的加密,只是对软件本身的加密,目的是为了防止盗版,不能真正做到会计数据的安全保密,系统一旦出现问题,如病毒,或者其他意外情况,很难保证不会泄漏。
(3)会计电算化不能实现信息资源的完全共享。我国目前电算化仅限于会计系统,我国的会计软件极少有能“真正”做到“事件驱动”系统的,往往是各部门用不同的软件进行各自的管理活动,不能实现数据的及时更新和共享,这不仅是人力和财力上的浪费,更严重的是它增加了数据的差错率,降低了会计信息利用的实效性,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4)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有待提高。电算化不仅要求工作人员熟练掌握会计专业知识,而且要具有相当水平的计算机专业技能,熟练操作会计核算的老一代的会计人员不精通计算机,新的财会人员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应对日益复杂的账务处理,即使通过会计电算化资格考试也只是掌握应对考试的小部分内容,一旦遇到超范围的问题,还是束手无策,只能与软件维护人员共同解决,而维护人员又基本是只懂计算机,不懂财务,双方不能很好地配合,这也成了制约电算化发展的原因之一。
四、我国会计电算化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社会生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将发生重大变革,电算化会计在网络环境下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网络时代的来临必将使得会计核算由传统手工模式转变为网络模式,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信息都将以电子和数据模式方式运行,管理流程和管理对象实行计算机活动模式,企业管理从而实现数字化,实施动态管理。是企业电算化会计发展的主流方向,是未来会计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我们会发现,在我国的会计电算化是不容乐观的。我们应该做出更大的努力,改善我们的会计电算化。在同一时间的前景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企业的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中国已基本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但也有一些地区和企业不适用。第二,企业和个人也应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单位领导要充分认识会计,做出正确的决策,制定相应的制度,促进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大力加强会计电算化人才,提高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人才是会计电算化的核心,人力资源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关键。与会计知识、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以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
针对我国会计电算化现存问题作出的对策
(1)、提高对会计电算化重要性的思想认识。更新观念,加强认识。 企业领导要树立市场观念、竞争观念,重视会计电算化。即使已经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也应适应网络的发展、电子商务兴起的新形势,结合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现代化方法,对现有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更新。
(2)培养优秀的会计电算化人才。提高开发人员和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关键是应用,会计电算化要得到全面的发展,必须走全员化的道路。对软件开发企业来说,产品的市场化程度关键取决于软件开发人员素质和大型系统软件的实施力量,培养和造就一批精通财会和计算机业务的双栖人才至关重要。
(3)进一步完善会计电算化的法规。用法律手段来统一和规范会计软件标准,提高会计软件质量。我国的会计电算化软件由于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致使不同的软件开发商生产的软件品种多、软件数据格式及模块划分不一致、数据接口不兼容、质量参差不齐,应通过规范软件标准、加强软件质量管理和强化商家售后服务,实现会计软件的标准化,电算化软件的各个模块划分统一,并生产成“标准件”,可以实现不同软件的无缝对接,以提高会计软件的质量。
(4)、会计软件必须与国际接轨。目前国际会计软件具有的特点是:支持多种语言、支持比较会计、全面实现网络化管理、软件各模块高度集成、全新架构管理型会计等。为了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国内的企业不可避免的要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市场接轨,它们所使用的软件也必须与国际接轨。会计软件开发企业应注意全面考虑产品的开发性,如软件支撑环境(如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类型)、开发方法和工具、软件结构、网络技术等,使软件能够跨多种平台运行、多语种支持,多种应用系统间能够实现数据交换等等,更好地为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服务。
六、结论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领域里的一场技术革新,对会计行业有重大意义,我国的会计电算化虽然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还有与国外相比之下,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以要加大发展的力度,培养高科技的计算机人才,来开发计算机软件,要提高会计人员的电算化水平,要加大对会计人员的管理力度,会计电算化制度中的一些法规和条例应该不断改进和完善,来适应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水平,在我国电算化事业中要吸取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不断总结、不断进步,会计电算化人员要为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 考 文 献
会计电算化
会计信息化
会计电算化与会计工作
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