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摘要………………………………………………………………………………1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和特点以及作用……………………………………1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1
(二)会计职业道德的特点……………………………………………………1
(三)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2
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2
(一)爱岗敬业…………………………………………………………………2
(二)诚实守信…………………………………………………………………3
(三)廉洁自律…………………………………………………………………3
(四)客观公正…………………………………………………………………3
(五)坚持准则…………………………………………………………………4
(六)提高技能…………………………………………………………………4
(七)参与管理…………………………………………………………………4
(八)强化服务…………………………………………………………………4
三、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中存在的问题…………………………………………4
四、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与修养…………………………………………………5
五、结束语………………………………………………………………………6
内 容 摘 要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认识和规范
摘要:会计工作涉及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经济与社会事业越发展,财会工作就越重要,作为“反映、监督与控制”财会运行的主体——会计人员责任重大,因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建设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建立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工作还只是开始,实践不多,经验也有待积累。但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已经说明,开展这项工作非常必要,是整顿会计工作秩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会计 职业道德 规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加快,不少财会人员在物质财富中失去了方向,贪污、滥用职权等行为大行其道,客观上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使其成为各行各业会计人员必须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自律标准,这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有效治理各种贪污、腐败行为的有效措施之一。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和特点以及作用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守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它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活动、处理会计关系时所形成的职业规律、职业观念和职业原则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既是会计人员在本行业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规范,又是会计行业对社会所应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二)会计职业道德的特点
会计职业道德与其他职业道德相比具有自身的特点,具体来说,会计职业道德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性和原则性
会计工作与国家政治和经济紧密相关。社会主义制度下,会计工作既具有明确的经济目的,又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这种政策性决定了会计工作的原则性。作为财会工作者,政策观念一定要强,要勇于坚持原则。政策和职业道德虽然是两个不同范畴,但作为社会主义的财政政策,财会规章制度都反映了国家、集体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使这些政策、法规制度得以顺利贯彻和实施,必须坚持原则。坚持原则不仅使财会工作者职业义务感和使命感得以加强,充分利用对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管理权,对各种浪费行为和不正之风进行有效的抵制;而且能使财会工作者自身不会因时时与钱打交道而成为一个丧失原则、认钱不认方向、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者。作为财会工作者,如果不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不坚持原则办事,不仅害了自己,也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2.自觉性和强制性
一般来说,会计职业道德主要是依靠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的。会计从业人员要按照已经形成和掌握的道德观自觉去履行自己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即需要会计从业人员恪尽职守,坚持原则。另一方面,会计职业道德又与强制性相结合,即会计从业人员没有自觉履行自己应尽的职责和义务的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某一会计现象可能既属于道德调整的范畴,又属于法律调整的范畴。我国的《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都规定了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和要求。违反道德,同时也违反法律的行为,既要受到道德的谴责,又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种法律与道德的融合加强了道德的力量,增强了法律威严。
3.规范性和约束性
会计工作在经济管理活动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宰,在进行理财时,其自身素质和形象非常重要,必须有一定的规范性和约束性,明确会计人员应该怎样做。比如《会计法》要求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具有会计从业资格,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因此,在新形势下,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4.无私性和廉洁性
会计工作与钱、财、物紧密相连,这要求财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必须廉洁自律、奉公守法、公而忘私、公私分明,以国家、集体的利益重于一切为最高原则。无私性集中体现在财务工作者的道德习惯行为上,廉洁奉公,不贪不沾,一尘不染,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作风。财务工作者必须以此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在思想上筑起一道防污染和拒腐蚀的坚不可摧的壁垒,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经受住各种考验。
(三)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
1.会计职业道德具有多方位的调整作用
2.会计职业道德对现行会计法规起补充作用
3.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人员的行为起规范作用
4.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人员起自我完善作用
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对会计职业行为及职业活动的具体要求或明文规定。我国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具体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等八个方面。
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是指忠于职守的事业精神,这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基础。爱岗,就是热爱本职工作,能够为做好本职工作尽心尽力。它是会计人员的一种意识活动,是敬业精神在其职业活动方式上的有意识的表达。这种表达可概括为一个“忠”字,即忠于职守,具体表现为会计人员对自己应承担责任和义务所表现出的一种责任感和义务感,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社会或他人对会计人员规定的责任和会计人员对社会或他人所负的道义责任。敬业,就是要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职业,即对自己的工作要专心、认真、负责任。敬业要求会计人员认真地对待本职工作,发扬尽职尽责、一丝不苟,以及在会计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的强烈事业心和忘我精神。这是会计人员对社会和他人履行会计职业义务的道德责任的基本要求。爱岗和敬业,互为前提,相互支持,相辅相成。“爱岗”是“敬业”的基石,“敬业”是“爱岗”的升华。
爱岗敬业要求会计人员做到:(1)正确认识会计职业,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戒懒、戒惰、戒拖,争当会计工作的行家里手;(2)热爱会计工作,敬重社会职业,全身心地投入会计事业;(3)安心工作,任劳任怨;(4)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不仅要求数字计算准确,手续清楚完备,而且绝不能有“都是熟人不会错”的麻痹思想和马马虎虎的工作作风。(5)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忠实于国家、忠实于服务对象、忠实于社会公众。
诚实守信
诚实是指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信,即信用、信任、真实可靠。守,是指遵循、依照。守信就是遵守自己所作出的承诺,讲信用,重信用,信守诺言,保守秘密。一般来说,诚实即为守信,守信就是诚实。它们是职业道德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有诚无信,道德品质得不到推广和延伸;有信无诚,信就失去了根基,德就失去了依托。诚实必须守信。自古以来,人们将“诚实”和“守信”视为道德的最高境界,也将其作为道德的基本要求,做人的基本准则,甚至将诚实作为安邦治国、修生养性的根本。当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应该是信用经济、契约经济,提倡的就是诚实守信,因此,诚实守信也是维护市场经济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的前提和基础,是市场经济赖以生存的基石。同时,诚实守信也是公民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要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以“明礼诚信”为主要内容之一的基本道德规范和以“诚实守信”为主要内容之一的职业道德规范。
诚实守信要求会计人员做到:(1)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搞虚假,不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2)保守秘密,不为利益所诱惑;(3)执业谨慎,对客户和社会公众尽职尽责,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做到信誉至上。
廉洁自律
“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不收受贿赂、不贪污钱财,就是清正廉洁。“自律”,是指自律主体按照一定的标准,自己约束自己、自己控制自己的言行和思想的过程。其主要特征在于“律”,即将一定的具体标准作为具体行为或言行的参照物,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使具体的行为或言论达到至善至美。自律的核心就是用道德观念自觉地抵制自己的不良欲望。会计职业组织和会计人员的廉洁是会计职业道德自律的基础,而自律是廉洁的保证,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自律性不强就很难做到廉洁,不廉洁就谈不上自律。“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短”。会计人员必须既廉洁又自律,二者不可偏废。会计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廉洁自律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是会计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
廉洁自律要求会计人员做到:(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2)公私分明、不贪不占;(3)遵纪守法,尽职尽责,勇于承担职业责任,履行职业义务,清正廉洁,自觉抵制行业不正之风。
客观公正
客观公正,是指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实务时,应尊重客观事实,不徇
私情,依法办事,实事求是,维护每个人的合法利益。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灵魂。
客观公正要求会计人员做到:(1)端正态度,尊重事实,树立“不做假账”的思想。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必须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不做假账。(2)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准则和制度,依照法律规定进行核算,并做出客观的会计职业判断。(3)保持应有的独立性。
坚持准则
坚持准则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过程中,以会计准则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以会计法律法规为准绳,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把好财务收支合法性、合理性的关口,依法理财。同时,要以会计准则作为与违法违纪现象作斗争的有力武器,通过树立会计准则的权威性来维护会计行业的信誉和会计人员的要求,确保经济活动正确进行。
坚持准则要求会计人员做到:(1)熟悉准则,提高遵守准则的能力。(2)遵循准则,提高执行准则的能力。(3)坚持准则,提高依法理财的能力。
提高技能
职业技能也可称为职业能力,是人们进行职业活动,承担职业责任的能力和手段。提高技能,是指会计人员通过学习、培训和实践等途径,持续提高自身的会计理论水平、会计实务能力、职业判断能力、自动更新知识能力、提供会计信息的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以及职业经验等,以达到和维持必备的专业胜任能力。
提高技能要求会计人员做到:(1)提高技能,精通业务。(2)勤学苦练,提高执行和运用会计制度、准则的技能。(3)适应形势发展,接受继续教育。
参与管理
参与管理就是间接参加管理活动,为管理者当参谋,为管理活动服务。参与管理要求会计人员做到:(1)努力钻研业务,熟悉财经法规和相关
制度,提高业务技能,为参与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2)熟悉服务对象的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使参与管理的决策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领导决策,积极参与管理。
强化服务
强化服务要求会计人员具有文明的服务态度、强烈的服务意识和优良的
服务质量。
强化服务要求会计人员做到:(1)强化服务意识,摆正位置,会计人员要在内心深处树立服务意识,为管理者服务、为所有者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为人民服务。(2)提高服务质量,在坚持原则、坚持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尽量满足用户或服务主体的需要,做到服务质量上乘,努力维护和提升会计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三、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中存在的问题
当今,由于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工作越来越在社会上显现出其重要性,尤其是会计信息越来越被广大决策者、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重视,它成为了政府部门进行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但同时,我国乃至世界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会计职业人员道德水平低下
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社会不良风气给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造成了重要的影响。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时,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逐渐抬头,私欲不断膨胀,削弱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部分会计人员不顾会计行业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规范。在个人利益的驱使下,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他们利用职务之便监守自盗,大肆贪污、挪用公款,最终以身试法,甚至走向断头台。其主要表现为做假账、报假账、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
会计人员重职业操行不高
有的会计人员墨守陈规,不求上进,缺乏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的精神,缺乏职业思想和敬业精神。他们业务知识贫乏或知识老化,专业技术水平低,无法按照新规定开展工作,同时,他们不学法,不懂法,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知之甚少。他们既谈不上遵纪守法,更不能依法办事了。
会计外部环境弱化
在实际工作,经营者对会计工作还不够重视,没有把财务工作摆在有的位置,财务人员在发挥职能作用时还存在不少的实际困难。有些领导在任用财务人员时,还是以听话、少管事、会做假账为标准。为此会计工作的无所作为,仍停留在被动应付、被动做账报账,更谈不上发挥参谋助手、参与决策、加强管理的职能作用了。此外,会计规范体系的不完善也是导致会计从业人员道德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我们国家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处罚力度不大,使得违反会计法规的成本低廉且能给违法者带来巨大的利益,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造假的气焰。
(四)会计职业道德检查与奖惩机制弱化
由于在现实管理体制中会计人员仍属单位领导和管理,导致了会计人员常常受到行政的干预,不能很好的行使会计监督职能,会计监督弱化。在客观上,单位领导要求会计人员听话,能按他的意志行事,而不管政策规定,或想方设法钻政策空子;其他人员对会计监督不理解,认为是卡他们,存在抵制情绪;在主观上,会计人员在行使会计监督时,迫于各方面的压力,似乎理不直,气不壮,不能大胆执法。也有的会计人员不顾职业要求,过于听话,甚至喜欢做好人,监督不到位,不能坚决维护财经纪律的严肃性。更有甚者,会计人员为其他违法分子提供便利条件,有的甚至伙同他们共同进行违法违纪活动。目前会计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监督标准又不统一,各部门在管理上各自为政,功能上相互交叉,造成各种监督不能有机结合,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发挥监督作用。
四、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与修养
(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和引导会计人员培养会计职业道德情感,树立会计职业道德信念,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1.职业道德观念教育
2.职业道德规范教育
3.职业道德警示教育
(二)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提升道德修养的具体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根据职业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规律的要求,以及优秀人物成长的经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修养,应综合运用以下几种具体方法:
不断地进行“自省”
提倡“慎独”精神
虚心向先进人物学习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只有不断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教育,才能在思想上和行为上重视起来,每个会计人员必须从自身做起,不负众望,以严明的制度约束自己,以高尚的职业道德感召世人。
参 考 文 献
参考文献:[1]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中南大学出版社
[2]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经济科学出版社
[3]郭晓玲. 浅谈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建设[J]. 青海师专学报, 2006,(S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