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有关问题研究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有关问题研究
上传会员: panmeimei
提交日期: 2023-11-23 04:51:50
文档分类: 会计
浏览次数: 0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有关问题研究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免费文档不需要积分。
文档介绍: 需要原文档可注册成本站会员免费下载。
文档字数: 5973
目 录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概述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内容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会计处理原则 四.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会计处理方法 五..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存在的问题

内 容 摘 要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会计核算与报告工作中容易疏忽的一个问题,虽然涉及的时间比较短,但同样是企业真实财务信息的组成部分,鉴于此,恰当的处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具有重要意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或说明的事项,这些事项有的直接影响财务报告年度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的情况,有的虽然不影响财务报告,但会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的正确理解和决策,因此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对于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和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飞速,投资的热情一度高涨,大小投资者对企业的财务报告倍加关注,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审慎性瑜伽强烈,投资者对其所投资的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分析,决定是否对该企业进行投资。 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相关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存在的问题,结《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分析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有关问题研究
引言:
会计信息主要来源于财务报告,为了反映特定时期财务状况的需要,在会计上对企业持续的经营活动人为的划分为等距的会计期间,而企业的经营活动往往跨越一个以上的会计期间。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难免会发生一些对企业有利或不利的事项,这些事项虽不在报告期内发生,但这些事项有些直接影响财务报告年度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有的虽不直接影响财务报告,但也会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的正确理解和正确做出决策。因此,企业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进行正确的调整和披露,对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和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日后调整事项是指对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了新的或进一步证据的事项;对非调整事项的定义为: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是指表明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情况的事项。
我国对会计报表报出日期有明确的规定:一般国有企业,月报表于月份终了后15天内报出,年度会计报表于年度终了后45天内报出;股份制试点企业年报表在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报出;外商投资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在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连同中国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一同报出.由于会计报表的编制和报出之间存在时间差异,在这段时间内可能会发生一些经济业务,使企业在会计报表报出时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与会计报表中反映的财务状况产生差异,导致会计报表反映的会计信息不真实。为了使会计报表使用者全面及时了解企业的真实状况,以正确地作出判断和决策,对上述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或者进行调整,或者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概述
1、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定义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自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或说明的事项。即每年的12月31日结账日。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限定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即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会计报告准批报出日之间发出的事项,它是对资产负债日存在状况的一种补充或说明。这里的财务会计报告时指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不包括它是对资产负债表日存在这些事项有的直接影响财务报告年度的财务状态、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有的虽然不影响财务报告,但会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的正确理解和做出正确决策。因此企业对日后事项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对于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和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所涵盖的期间
《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规定的日后时期是指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这一时段。年度资产负债表日是12月对日,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是指董事会批准财务报告报出的日期,即批准的日期。
我国对会计报表的报出日期有明确的规定:一般国有企业,月份报表于月份终了后15天内报出,年度会计报表于年度终了后45天内报出;股份制试点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在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报出;外商投资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在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连同中国注册会计会计师的会计报告一同报出。由于会计报表的编制和报出之间存在一些时间差异,在这段时间内会发生一些经济业务,这些经济业务的发生会引起企业在会计报表报出时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和会计报表中反映出的财务状况产生差异,这也就说明会计报表报出时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是很真实。这样为了使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便正确地作出判断和决策,对上述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或者进行调整,或者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或反映。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内容
日后事项共有两大类,一类是影响财务报告年度的财务状态、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的事项。另一类是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的正确理解的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包括调事项和费调整事项两类。
1、资产负债表调整事项
所谓的调整事项是指由资产负债表日获得新的或进一步的证据,表明依据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编制的会计报表已不再具有有用性,应依据新发生的情况对资产负债表日说反映的收入、费用、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进行调整,否则会使报表使用者对会计信息产生误解。
以下是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
①、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诉讼案件结案,法院判决证实了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现时义务,需要调整原先确认的与该诉讼案件相关的预计负债,或确认一项新负债。
②、资产负债表日后取得确凿证据,表明某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了减值或者需要调整该项资产原先确认的减值金额。
③、资产负债表日后进一步确定了资产负债表日前购入资产的成本或售出资产的收入。
④、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了财务报表舞弊或差错。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调整事项,应当如同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发生的事项一样,作出相关账务处理,并对资产负债表日已经编制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这里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内容,但不包括现金流量表。
2、资产负债表非调整事项
非调整事项是指在资产负债日该状况并不存在,而是后期才发生或存在的事项。其事项不涉及资产负债日存在状况,但为了对外提供更有用的会计信息,必须以适当的方式披露这类事项。 
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主要例子有:
  1.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重大诉讼、仲裁、承诺
  2.资产负债表日后资产价格、税收政策、外汇汇率发生重大变化
  3.资产负债表日后因自然灾害导致资产发生重大损失
  4.资产负债表日后发行股票和债券以及其他巨额举债
  5.资产负债表日后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6.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巨额亏损
  7.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企业合并或处置子公司。
  8.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分派的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都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在报告年度报表附注中披露。
3、资产负债表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的联系和区别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与或有事项有密切关系,但也有区别。例如,甲公司在2001年10月涉及一个诉讼事项,到年末法庭还没有判决,则年末该诉讼事项是甲公司的或有事项,甲公司必须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的规定,根据或有损失的可能性决定是否计提准备;由于在年末还未判决,甲公司一般会根据律师的意见做出估计。如果法庭在财务报告报出前做出判决,或律师修改其法律意见,该事项就成为一个应调整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首先,在资产负债表日,我们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来判断是否存在或有事项,以及应该为或有事项所做的准备或可能带来的或有损失金额。其次,若在资产负债表日存在或有事项,则必须进一步考虑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是否有相关的调整事项,影响我们对资产负债表日或有事项的估计和判断。所以,或有事项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相关的。判断或有事项的存在及有关金额,应依据《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当或有事项确定下来并成为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时,则应依据《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要求,做出相关的会计处理或附注说明。
判断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属于调整事项,还是非调整事项,需要依靠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首先,看该事项在资产负债表日是否已存在或发生。调整事项在资产负债表日已存在,其起点在资产负债表日或日前,该事项对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供了最新证据,是资产负债表日已存在事项的延续。而非调整事项是资产负债表日不存在或未发生的事项,其起点在资产负债表日后,不影响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它只影响企业下一年度的财务报表中的有关数据。因此,对这类事项需要在报表附注中补充说明,意在提醒财务报表使用者注意。即使同一性质的事项可以是调整事项,也可以是非调整事项,关键取决于所涉及的情况在该企业的特定环境下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存在。其次,看该事项是否重大。调整事项不一定是重大的交易或事项,如资产负债表日后销售退回,其对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应交税金和未分配利润等不一定有很大的影响,但都应该如实调整反映,而非调整事项一定是重大的,才需要以报表附注形式披露。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虽然发生的起点不同,但终点都在资产负债表日后,都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如不加反映,均会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与决策,均需在报表中反映,只是前者在表内反映,后者在表外反映而已。通常,调整事项已作调整处理,就不需再以报表附注形式披露。
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会计处理
1、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处理原则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调整事项,应视同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发生的事项一样,做出相关的账务处理,并对资产负债表日以编制的会计报表作相应的调整。调整时分情况进行。
①、涉及损益调整的: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调整利润或调整亏损的,贷记该科目,借记需要调整的相关科目,反之亦然。
需要注意的是:如调整时在所得税汇缴前的,调增利润则相应要调增去年的所得税,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在所得税汇缴后,应调整本年度的应交所得税额,调整完以后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中。
②、涉及利润分配调整的,直接在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中调整。
③、不涉及损益和利润分配调整的,直接调整相关科目即可。
④、通过上述调整的,还要调整相关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相关数据,包括期末数和本年发生数以及上年数和上年发生数。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非调整事项,是资产负债表日后才发生的事项,不影响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状况,因此不需要对已编制的会计报表进行调整。但由于这个实行如不加以说明,将会影响财务会计使用者做出正确估计和决策,因而要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事项的内容,估计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影响;如无法做出估计,应当说明无法估计的理由
2、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①、已证实资产发生了减损。是指在年度资产负债表日以前,或在年度资产负债表日,根据当时资料判断某项资产或能发生损失或者永久性减值,但没有最后确认是否会发生,因而按照当时最佳估计金额反映在会计报表中。
②、销售退回,是指在资产负债表日以前或资产负债表日,根据合同规定所销售的物质已经发出,当时认为与该项物质所有相关的风险和报酬一转移,货款能够收回,根据合同规定所销售的物质已经发出,当时认为与该项物质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贷款能够收回,根据收入确认原则确认了收入并结转相关成本。即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确认为已销售,并在会计报表上反映。
③、已确认获得或支付的赔偿。是指在资产负债日以前,或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赔偿事项,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之间提供了新的证据,表明企业能够收到赔偿或需要支付赔偿款,这一新的证据如果对资产负债表日所做的估计需要调整的,应对会计报表进行调整。
④、资产负债表日后董事会制订的利润分配方案中与财务会计报告所属期间有关的利润分配。
⑤、在资产负债表日或资产负债表日以前提起的诉讼,以不同于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金额立案。
⑥、新的证据表明,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长期合同应计收益的估计存在重大误差。
3、非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非调整事项与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无关,不涉及调整资产负债日的财务报表,但有的非调整事项对报表使用者的决策具有重大影响,故应在附注中披露。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具体有:①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重大诉讼、仲裁、承诺;②资产负债表日后资产价格、税收政策、外汇汇率发生重大变化;③资产负债表日后因自然灾害导致资产发生重大损失;④资产负债表日后发行股票和债券以及其他巨额举债;⑤资产负债表气候资本公积转增资本;⑥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巨额亏损;⑦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企业合并或处置子公司等。
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有关的下列信息:
1、财务报告的批准报出者和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 
2、每项总要的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性质、内容及其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无法估计的,应当说明原因。
四、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存在的问题
1、不能完全界定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时间
旧准则认为“调整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出日之间发生的,为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了新的或进一步证据,有助于对资产负债表日存情况有关金额做出重新估计的事项,这个定义看似严谨和具体,但实际上没有”一针见血“地体现出调整事项的本质特征,不容易判断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某一事项研究是调整事项还是非调整事项。
2、不能完全区分两类的日后事项
同性质的事项可以使调整事项,也可以是非调整事项。而新准则对旧准则调整事项的定义进行了修改,明确指出调整事项是指“对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了新的或进一步证据的事项”,使财务报表使用者可以更清楚地判断某一事项研究调整事项是非调整事项要取决于该事项表明的情况在资产负债表日或者资产负债表日以前是否已经存在。
五、完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建议
1、界定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时间
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是指董事会,或经理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财务报告报出的日期。董事会,或经理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财务报告可以对外公布日,与实际对外公布日之间发生的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有关的事项。由此影响批准财务报告对外公布日期的,应以董事会或经理会议或类似机构再次批准财务报告对外公布的日期为截止日期。
2、区分两类不同的日后事项
正确区分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的关键是看着这些事项的主要情况出现的时间,凡主要情况出现或存在于资产负债表日之前,而在日后时间获得新的或进一步的证据得到了证实、有了结果的,即“因”出现或者存在于资产负债表日之前,“果”出现在日后时期的应作为调整事项。
参 考 文 献
《企业会计制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企业会计准则》,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适合我国的通货膨胀会计模式的研究 下一篇试论企业纳税筹划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