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二、会计行业职业道德的现状
1 违反会计客观公正道德规范
2 业务水平较低
3 企业内部控制失效
三、影响会计职业道德的因素
1 盲目追求利益,导致诚信的降低
2 法律观念淡薄,监督制约机制不力
3 屈于领导的压力,导致职业道德的缺失
4 新会计准则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影响
四、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前提条件
1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3加强行业监督
五、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和诚信建设对策
1 加强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2 充分发挥会计职能
3 改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
4 健全会计监督机制,加大惩治力度
内 容 摘 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各方面对会计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诚信问题已逐步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本文从我国目前会计职业道德现状,影响会计职业道德的各种因素为出发点,分析如何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重塑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诚信形象。采用有效的对策来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研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各方面对会计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诚信问题已逐步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如何重塑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诚信形象,是当前广为关注的话题。
会计职业道德,就是会计人员在会计事务中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即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遵循的道德标准。“不做假账”是会计从业人员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这也就是说,会计行业它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所有会计人员必须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正因为会计行业有诚信、真实、可靠的职业本质,才获得社会的信赖与赞赏。
一、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人们的道德观念并不是先天存在的。职业道德品质也不会自发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是由社会、员工所在企业的系统的道德教育和个人的自觉修养,在长期的职业生活实践中逐渐培养起来的。社会主义会计职业道德也不是自发形成和发展的。它的形成不可能仅仅依靠职业活动本身,或仅仅依靠从业人员直接的职业生活经验。这是因为社会条件发生了变化,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社会主义会计职业道德不能简单因袭旧的职业道德;社会主义会计职业道德属于共产主义道德体系,要在社会主义时期为从业人员所掌握,必须通过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从外部灌输。在我国,职业道德的基础是最终谋求整个社会的共同利益。然而,专事于某一职业的员工,在没有接受系统的职业道德教育时,往往是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本职业集体的眼前利益出发来看待和选择自己的行为。因此,如果不对他们进行科学的理论灌输,不使他们深刻理解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是难以使他们超出个人或职业集体的狭隘眼界的。所以,在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必须强调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行业职业道德的现状
违反会计客观公正道德规范
随着市场经济关系的日趋复杂,会计实践中的非理性行为越来越多,其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有:乱挤乱摊成本和费用、虚假发票和原始凭证、截留或隐瞒收入,私设“小金库”、设置多套账、编造和提供虚假财务报表等。会计信息失真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
2.业务水平较低
据统计,近年来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稳步提高,但我国低层次的会计人员所占比例仍然较高,部分会计人员对会计基础工作方面的知识知之不多,从而对会计基础工作无所适从,造成会计基础工作混乱。在一些会计基础薄弱,会计人员业务量少的单位,会计人员能力得不到锻炼,会计人员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严格的业务训练,另一方面部分单位忽视了对会计人员的日常考核和继续教育,知识更新的管理环节存在弱化现象,使会计人员的实际业务水平大打折扣。
3.企业内部控制失效
目前,许多企业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内部控制制度不全或有关内容不够合理;更多的的是有章不循,将已订立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印在纸上,挂在墙上”,以应付有关部分的检查、审计,而不管内部控制执行情况如何,遇到具体问题多强调灵活性,使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而且,相当一部分企业对会计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不当,业务交错叉过杂,公司领导为了节约用人成本,使会计人员兼职过多,职责不明,不相容职位并存的情况;会计的事前审核、事中复核和事后监督流于形式。
三、影响会计职业道德的因素
1.盲目追求利益,导致诚信的降低
会计人员置身于企业中,其利益与部门和本企业息息相关,部门收益的提高,可能意味着包括会计人员在内全部人员年终奖金的增加,在个人利益的驱使下,会计人员就容易放弃职业道德去追求利益,从而导致其诚信度大大降低。
2.法律观念淡薄,监督制约机制不力
《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等法律法规虽然已经颁布多年,但许多从业人员依然我行我素,根本不把这些法规制度当回事。会计人员常常需要做出主观判断和抉择,在涉及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标准时,常见的是“道德两难”问题,即对一方有利的选择对另一方未必有利,在这样的情况下,会计人员需要自问:我所追求的是什么?我的责任是什么?选择之后对我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等等,综合考虑之后,会计人员最后的选择要么是遵守了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标准,要么是违反了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标准。在权衡各方面的利弊时,会计监督弱化就不足为奇了。
3.屈于领导的压力,导致职业道德的缺失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执行内部控制的人员和内审人员的升职和待遇,甚至是否能在本岗位工作都与单位领导息息相关。面对单位财务违法或违规行为,会计人员若知情不举,就会违反会计法,要负法律责任;如果向有关部门举报,日后又有可能受到主管领导及相关利害关系人的打击报复,被管理者监督管理者,如何监督?因此,现实中会计人员常处于一个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有些单位即使发生违法违纪事件时,特别是牵扯到领导同意的事,执行内部控制的人员和内审人员往往不敢向领导提出反对的意见,而是一味地按照领导的意图办事,甚至帮忙弄虚作假,导致职业道德的缺失。
4.新会计准则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影响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是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向国际惯例趋同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新准则的变化,必然会对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其中也包括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此次准则改革对整个会计处理体系有着极大的变动和深远的影响。为了更好的处理会计业务,会计人员的法纪教育必须首当其冲。
(1)会计信息可靠性得以加强,诚信教育得到保障
会计处理注重商业实质,进一步强调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为避免企业滥用公允价值来操纵利润,新会计准则规定,公允价值的应用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即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并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资产和交易得到更为公允地反映,一些上市公司通过低价资产换入高价资产,从而降低成本的做法将不再可行。这就是新准则强调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具体体现之一。
(2)会计信息相关性受到重视,会计人员执业水平亟待提高新会计准则中关于金融资产会计核算的规定是一大亮点。公允价值难以取得,这对会计行业的诚信建设将带来世大冲击。
四、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前提条件
1.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要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但要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除了通过科学的会计信息标准来引导和规范外,改善会计工作的外部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建设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必须从减少外部不良环境影响、净化会计外部行为环境着手。
首先,要铲除违反职业道德行为滋生的土壤。
会计人员不仅工作在会计领域,更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其职业道德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当然,这种影响有消极的,也有积极的。消极的影响和干扰,主要来自于法律的不健全、制度的不完善和与会计人员相关的其他人员的职业道德。在美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准之高,仅次于神职人员。原因就在于美国有一套完整的会计职业。我们也可以借鉴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操作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以减少消极的外部环境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影响。我们没理由要求每个会计人员都具有超强的分辨能力和与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的勇气,但我们可以多花些力气去铲除违反职业道德行为滋生的土壤。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氛围。
第二,要依托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与协调。
减少外部环境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影响,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水平,应当依托于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与协调,尤其应当与法律、与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建设同步,才能建设好会计职业道德。但由于一些人“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作为下属的会计人员即使不认同上级的某些做法,也往往是敢怒而不敢言,致使法律形同虚设,想必他们本意是不愿造假的,罪魁祸首应当是授意造假者。我们已经有法可依了,关键问题是能不能做到“有法必依”。为此,我们应当打破会计行业中任人唯亲的传统观念,加强廉政建设,加大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惩治力度,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会计信息失真的“源泉”很大程度上就是企业的厂长(经理)。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源头”抓起。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增加会计工作的透明度,实行财务公开,不但要向上级主管部门公开,更要向职工群众公开,使大家对企业和财务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第三,要营造建设会计职业道德的和谐环境。
净化会计行为环境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会计行为环境的好环直接影响到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首先,要求会计人员要保持一个平衡的心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心智结构,承担起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健康发展的责任。其次,要加强会计人员和职业人员的后续教育,使每一个经营者和会计人员努力学习掌握现代管理经营知识和手段。再者,要求每一位经营者和会计人员要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相适应的经营理念和道德理念,一方面要增强法制意识,另一方面要增强道德自律意识,增强道德责任心和责任感,保持职业良知。所以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实际上是向社会提出了提高道德觉悟、重视道德修养、净化环境的基本要求,各行各业都应提高职业道德意识,从而营造出建设会计职业道德的和谐环境。
2.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基本规范,各单位应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结合本部门的实际,自行制订适合本单位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内部会计控制制约机制。具体来说就是要明确会计工作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工作规程和纪律要求,做到按章办事,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防范经营风险的发生。
3.加强行业监督
行业自律是会计行业组织对会计职业道德进行管理与约束的途径。尤其是针对那些尚未引起违反会计法律制度,但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可以通过教育,吊销证书等方式,对其进行相应的惩罚。在具体实行的时候,可以利用行业监管的便利条件,由财政部门对会计职业道德进行监督检查。也可以另外建立会计职业道德监管组织。
五、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和诚信建设对策
1.加强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长期以来,会计队伍素质低下是困扰会计管理工作的一个突出问题。会计人员水平高低,职业道德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会计工作质量及会计监督效力的发挥。会计造假,会计人员乃是第一行为人之一。因此,强化会计监督职能,必须强化会计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强会计人员法制、道德观念以及诚信理念。首先,严格会计人员的聘任,聘用制度,不同层次的企业,单位的财务人员要有严格的业务素质规定,如国营大中型企业必须要具有高等财会专业以上文化程度,并推行会计师负责制,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要具备助理会计师或相当级别以上职称。其次,要制定统一考核制度,把考核制度与专业技术职务评定结合起来,以增加会计人员的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再次,加强会计人员继续 教育 学习,定期举行会计人员专业学习培训班并制定相应的 考试 制度,考试成绩要和年度工作考核结合起来。
2.充分发挥会计职能
“有为才能有位”,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体现在工作中,在具体的工作中,会计人员必须充分发挥好自身职能。首先,发挥好各种经济业务的核算职能,应扩大会计核算的范围,成本、费用、收入、利润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大企业算小账,把经济效益一点一点挤出来;其实,发挥好对各类经常活动的监督职能、计划职能,从会计学的角度,积极参与到各类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之中,为企业的生存、发展获利出谋划策。
3.改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
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使之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已引起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中纪委领导曾提出“要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深化制约机制、预防和制止违法、违纪和赤字的发生,在国有 企业 、国有控股企业进行会计委派制度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和部门,也可以试行会计委派制度”,这为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据了解,目前全国已有几十个市县进行了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管理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管理,大多为行政事业单位,被委派的会计人员人事关系转到财政部门或会计管理局;二是间接管理,多为国有企业单位,被委派的会计人员由企业单位提名和推荐,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考核后按规定程序任免。委派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用,行政事业单位由同级财政预算安排,由财政部门或会计管理局发放。
4.健全会计监督机制,加大惩治力度
(1)加强财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推崇会计职业道德的良好氛围。
政府要带头认真遵守市场规则,在行使职权时客观公正;在发挥其经济管理职能时多采用间接调控的手段。同时,我们也有必要建立一个促使企业领导者从内心不愿造假的机制,激发领导者追求长远利益。
(2)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加大对违规事务所和会计的惩治力度,从而促进国企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问题的解决。
会计师事务所可以通过设立监事会、财务监督委员会、内部审计机构等方式,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制度的要求、合伙人协议或事务所章程等履行内部财务监督职责。财务部门应当将会计师事务所实施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情况纳入检查范围,加大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和管理。
(3)建立会计行业自律机构,在管制上应实行行业自律与政府行为的统一、协调。
会计行业自律是会计职业组织对所有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过程。会计行业自律机制构建是会计行业诚信建设的组织基础和体制保障。它还有扩大交往、协调行业之间经济关系的作用,它的正常运转是需要社会认同的。而社会对会计自律管理的实现要从国家利益、行业利益和社会责任出发,实现政府监督和行业自律相结合。通过政府对会计行业自律组织的认同,在两者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实现权利与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结论:从职业道德的地位来看,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人们的思想和精神状态如何,社会风气如何,无不和职业道德相关。因此,大力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特别是会计工作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着极重要的地位,行业影响大,工作质量关系到全国人民的利益。会计职业道德可以调节会计活动,纠正人们的错误会计行为,并指导社会经济实践活动。会计职业道德能通过造成社会舆论、形成会计道德风尚、树立会计职业道德榜样等方式来深刻影响人们的会计道德观念和会计道德行为,培养人们的会计道德习惯和会计道德品质。会计职业道德具有促使会计人员人格升华以及提高社会道德水准的积极作用。
参 考 文 献
【1】叶陈刚 企业伦理与会计道德 2008
【2】岳上植,惠晓峰 中国会计诚信问题及对策研究 2009
【3】褚子育 教育财会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4】周仁仪 会计学与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教学研究 2009
【5】李锡玲 浅析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2008
【6】孟凡利 会计职业道德 2009
【7】财会[2010] 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税务师事务所会计核算办法
【8】刘 敏 会计诚信教育
【9】高文江 浅淡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