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会计职业道德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3
1.1会计职业道德的研究背景…………………………………………3
1.2会计职业道德的研究意义…………………………………………3
2.会计职业道德的概述
2.1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和特征………………………………………4
2.2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4
3.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5
3.1违反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规范……………………………5
3.2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淡 ………………………………………5
3.3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偏低、缺乏钻研业务精神……………………5
3.4授意、指使篡改会计数据,假造凭证……………………………5
4.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措施探析 ……………………………………6
4.1加强职业道德培训,全面实施会计诚信教育……………………6
4.2改善会计人员的行为环境 ………………………………………6
4.3完善和健全“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7
4.4建立和完善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的考评与奖励机制 …………7
4.5加大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打击力度………………………7
5.结 论……………………………………………………………………8
内 容 摘 要
职业道德是会计生存发展之本,建立以诚信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是社会公众的共同愿望。在中国经济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中国的一些传统美德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对私利的追求,推动了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而在当前我们物质生活水平不高,法制不够健全的现实条件下,这种负面影响将更为突出,道德日益风下。在会计界,近年来暴露的一系列会计舞弊欺诈案件,使会计业的公信力受到严峻的挑战,给会计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此进行探索。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客观反映。它与人的本性、社会性、时代性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它们之间互相影响、共同作用,产生了当今时代的“道德”观念。
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思路是:首先对会计职业道德相关基本理论的概述,其次,分析了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几个建议。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 研究 现状 特征 提高措施
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研究
1.会计职业道德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1会计职业道德的研究背景
随着国门的不断敞开,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五光十色、丰富多彩的世界,良莠并存、鱼目混珠,在何去何从、何取和舍的选择中,我们每一位会计人员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我们引进国外先进的会计理论、管理经验及操作工具的同时,外国的生活方式、思想观点、风土人情也会纷纷涌入,这里面有好的,也有对我们不好的东西,这就要求我们会计人员要提高鉴别能力和增强拒腐能力,中国会计行业必须接受国际社会以及世界各国更加严格的监督。因此,在公平开放的国际竞争中,没有职业道德约束与讲诚信的企业将难以逃脱被淘汰的厄运,没有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将被剥夺参与竞争的资格。现代会计管理推崇伦理道德与诚信,这是现代人本管理和行为科学的客观要求。诚信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石,也是会计行业的立行之本,目前,我国会计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以上这些都足以说明了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它可能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稳定发展与繁荣,因此,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1.2会计职业道德的研究意义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会计职业道德是职业道德的一个分支,它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随着会计职业道德的提出,越来越多学者、政治家、社会学家投入对它的研究。它不仅仅关系到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问题,而且还是反腐倡廉、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培养会计行业“四有”新人的重要措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会计工作的职业道德水准要求越来越高,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会计道德的精髓。诚信表达了会计对社会的一种承诺,体现了会计人员作为市场经济活动中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和鉴证者,在社会信用体系中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会计职业道德的概述
2.1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
所谓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守体现会计职业的特征,是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这是每一个会计从业者从事会计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的职业道德,也是会计从业者在实践中自觉遵循,不断充实和发扬光大的美德。
2.2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
2.2.1爱岗敬业
会计人员正确认识会计职业,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戒懒、戒惰、戒拖、热爱会计工作,敬重社会职业,安心工作,任劳任怨,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切实对单位、对社会公众、对国际负责。
2.2.2诚实守信
会计人员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搞虚假,保守秘密,不为利益所诱惑。
2.2.3廉洁自律
会计人员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保持应有的独立性。
2.2.4客观公正
会计人员应端正态度,依法办事,实事求是,不偏不倚,保持应有的独立性。
2.2.5坚持准则
会计人员应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始终坚持按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
2.2.6提高技能
会计人员应增强提高专业技能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勤学苦练,刻苦钻研,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向书本学、向社会学、向实际工作学,在学中思,思中学,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2.2.7参与管理
会计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钻研相关业务,全面熟悉本单位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领导决策,积极参与管理
2.2.8强化服务
会计人员应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努力维护和提升会计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会计人员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坚持原则,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毋庸置疑,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具体如下:
3.1违反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规范
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中最重要的道德规范,会计人员应该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不偏不倚,不受外力影响,如实反映客观经济事项,提供真实可靠的的会计信息,但恰恰在这一规范上存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造成大面积的会计信息失真。
3.2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淡薄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会计人员在国家、社会公众利益、单位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不能够坚持原则,甚至为违纪违法活动出谋划策,直接参与伪造、变造虚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不少会计人员不能做的熟悉法规、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意识日益淡薄。
3.3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偏低、缺乏钻研业务精神
在我国,会计人员大多都是初级水平,知识结构、学历水平和业务水平偏低,与会计国际化的进程要求差距较远,现实中,不少会计人员缺乏基本的业务素质,业务知识贫乏或知识老化,对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知之甚少,专业技术能力较差,职业胜任能力明显不够,这些都大大降低了会计工作效率和会计工作质量,违背了职业道德的要求。
3.4授意、指使篡改会计数据、假造凭证
做假账无非有两种:自愿和被迫。自愿就不用说,当然是为了讨领导的欢心、升职加薪水。被迫是会计人员不想做,但公司领导要求他们做,如果你不能顺从他们的意志,不能给他们创造利润,那么对不起,请你走人。这就导致很多会计人员不得不做假,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保住饭碗、得以生存,所以说这也是一种“自利”的表现。其实他们完全可以清高一点——不做,然后丢掉饭碗,但他们权衡一下,还是做了。太多的事实证明,当单位负责人授意会计人员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时,大部分会计人员会在下岗失业与违反原则做假账的两难中的选择舍弃职业道德原则选择了作假。所以,国家要加大思想道德建设力度,同时完善对会计人员的奖惩制度,让会计人员知道,满足了他们自私心同时,给他们带来的将是巨大的惩罚,
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措施探析
4.1加强职业道德培训,全面实施会计诚信教育。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与诚信教育是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手段。会计人员个人道德修养,一方面是自我教育,另一方面还要依靠社会教育来强化。因此应采取不同的方法,狠抓落实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一是要加强从业人员的法制教育,德治必须与法治联系起来,互相促进。要定期组织会计人员和相关领导人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引导每个会计从业者自觉履行《会计法》的各项义务,积极承担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把权力和义务结合起来。二是要引导会计从业人员自省自律,切实增强从业人员自省、自律、自重意识是培育、提高道德素质的重要环节,让自己的行为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够自觉纠正言行偏差、按照会计职业道德要求,逐步完成从自发到自觉、从外表到内心、从被动到主动、从他律到自律的行为转变,从而使自己的道德修养提高到一个新境界。4.2改善会计人员的行为环境。
会计人员不仅工作在会计领域,还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其职业道德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在一个道德意识淡薄、社会诚信缺乏、公共意识低下的社会环境中,不可能营造出高品位的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净化会计职业环境,不是光靠会计职业圈的努力所能做到的,而要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变革和协调,尤其是应该与法律、法规以及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同步,才能建设好会计职业道德与社会诚信。在加强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应该自觉提高职业道德意识,从而营造出建设会计职业道德的和谐环境,使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氛围。4.3完善和健全“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 要按照行为自律、行政规范框架,建立“以行业自律为基础,政府行政监督为主导,法律法规的完善为准绳”的三位一体的监督系统。通过严格的科学管理,培养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行为。同时,要制定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的相关制度,建立一套良性机制,使得会计人员从被动的、外部压迫的遵守职业道德,过渡到自觉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4.4建立和完善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的考评与奖励机制。 在日常生活中,社会对会计人员的从业行为所作的有关评判,对会计人员来说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和较为有效的方式。因此,应通过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诚信情况建立检查、考评、奖励制度,并与岗位的聘任、提升、工资晋级等结合起来。通过这种方法,能够不断地强化会计人员遵循职业道德和诚信建设,并采取相应的表彰和处罚制度,激励会计人员自觉遵守职业道德与诚信规范。
4.5加大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打击力度
现代社会监督体系、法律体系不完善,也是影响会计职业道德的一个重要因素。尽管国家法律明确规定会计人员不能做假账,同时加大对会计人员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加强社会监督体系建设。可是还有那么多的企业、会计人员做假,说明企业、会计人员就是利用概率论的原理而存在侥幸心理。企业想: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报告,尚不构成犯罪,才对单位处以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假如我没有被揭露、发现的话,我可以逃避不止十万,甚至是几十万、上百万。万一被发现,就让他罚好了,反正逃了那么多次也赚到了,但也不会那么不巧给发现了,我们公司的会计可都是顶级会计,曾做过审计,不会那么容易被发现。会计人员想:我可是一名老会计了,做假账那么多年,早有一手,而且做过审计,技术一流,不会被发现的。万一被发现,没事,公司顶着,罚款公司帮忙交。就这样,人格与利益权衡的时候,他们如何打破这界限,那就要看人格与利益孰轻孰重了。所以,对于贪污腐败、违法乱纪甚至同流合污等现象,按照规定予以一定的行政处罚外,严重的还可追究会计人员的法律责任,使人们认识到若不重视职业道德,不用职业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对那些不遵守行业规则、不守信用的企业或个人,应予以吊销资格证书、不允许继续从事相关职业等。
结 论
会计职业道德作为会计伦理学范畴,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也是重大的实践课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随着会计改革不断深入,会计行业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讲求会计诚信,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尤为重要,因此加强我国会计伦理道德建设也势在必行。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一思想将会进一步发扬光大。综上所述,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与原因不容忽略,要使我国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净化会计信息市场,提高会计职业道德势在必行。大家要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
参 考 文 献
[1]、叶陈刚 《会计道德研究》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2]、《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
[3]于书林.论会计人员道德观现代会计,2012(1)
[4]王合喜.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研究.财会月刊,2009(2)
[5]孟凡利会计职业道德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5)
[6]吴敏艳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分析中国集体经济,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