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加入WTO对中国会计的积极作用
加入WTO对中国会计的挑战
面对机遇和挑战,中国会计如何应对
内 容 摘 要
“入世”对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为中国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合作提供好机会,会计作为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不例外,对中国会计带来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入世”也是一把双刃剑,对我国的会计行业也带来了挑战,针对以上两个方面,我国会计行业如何应对--如何利用积极作用同时又如何对我国的会计制度规则进行改革和调整。
中国加入WTO的会计改革
“入世”对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为中国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合作提供好机会,会计作为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不例外。
一、加入WTO后的积极作用:
加入WTO后,经济将会加快与世界经济的融合,为国内会计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1、有利于我国会计行业学习国际会计行业的先进管理经验
我国会计市场开放后,国外的会计事务所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在国内开国会计师事务所。国外的会计师事务所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会计师事物所的管理、客户开发、人是控制等方面有良好的经验,特别是在员工职业道德的和员工专业水平和提高上更有独到之处。国外会计中介机构的进入,为我国会计中介机构的改革提供了参照物,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地学习国外会计中介机构成熟的管理经验,加快我国会计中介行业的改革与发展。 2、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随着资本市场的开放,外国资本将以更大的规模和深度进入中国市场。由于资本市场的建立及发展在很多方面都涉及会计,故对于资本市场会计方面的研究就变得十分必要,包括资本市场中经济预测、决策模型的建立与完善,资本市场会计信息披露的规则,资本市场财务会计报告的等。而以上市公司为中心的会计研究将会成为会计研究的热点,会计研究人员可以更多的从资本市场上获得经济根据来进行研究。 3、有利于中国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进程中,通过会计实践获得的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同时也是企业进行管理与决策的依据。中国加入WTO以后,随着国际间交往的加强,经济业务在规模和数量上必然会增加,其会计信息披露关系到企业间的预测及决策,为利益相互集团所重视。中国加入WTO将有助于中国加快对外贸易法规及其相关会计法规的建设和完善,通过国内有关立法来保证国际协定和条约的顺利实施,保护各方的经济利益。
4、有利于会计行业开展新业务。
WTO要求成员国允许外方进入会计服务业的各个领域,这必然促使管理当局批准本国的会计中介机构也可以进入相关领域开拓新业务,向外国会计机构竞争。 5、有利于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发展。
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发展至今已有二十年的,并且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其软件部分主要是模仿手工会计核算方式进行核算处理,缺少企业财务管理需要的管理与决策功能。至使我国大多数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还只是企业内部信息的孤岛使企业的财务信息难以同其他功能信息相互融通。中国加入WTO后,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所进行的商务活动将更多的依赖于虚拟的,网络经济对会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将促进企业的电算化会计系统从核算型转变为管理型,促进会计信息化。
二、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加入WTO后,有积极作用,但也会带来挑战 1、会计准则与国际惯例存在一定差距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已经并将继续颁布我国的一系列具体会计准则
具体准则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会计改革已正式步入国际化的发展轨道。但是,我国的会计准则在具体条款上与国际会计惯例尚存在一定的差距。
2、国际会计中介机构涌入会抢占国内会计机构的市场份额加入WTO后,我国将逐渐取消对国际会计机构在业务方面、数量方面、国外从业人员、规模方面的限制,使其享有与国内会计机构同等的竞争机会与权利。那时,国际会计机构凭借其丰富的市场经验,先进的审计技术和强大的国际背景,与刚刚起步还处在成长发育期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进行市场争夺战,占据有利“地形”。国际会计中介机构抢滩中国,首先冲击风险小、成本低、利润高的业务。 3、国内会计业的风险增加
加入WTO后,国际经济活动竞争加剧,对会计及各所而言,由于国际会计机构进军中国会计市场,将导致国内会计机构中的一部分家户流失,从而导致那些规模小,业务单一,防风险能力差的会计中介机构的破产。与此同时,跨国的中介业务要比在单纯的国内业务风险大得多,这更加剧了国内会计中介机构的审计风险
4、国内会计行业将面临人才流失的压力
市场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会计行业是高智商行业,人才资源是重要的资源。人才竞争的手段一是高薪,二是提供发展的机遇。国际会计机构将以高薪、出国培训的机会、优越的工作环境等条件与国内会计行业进行人才争夺战。 面对WT0挑战的中国会计改革发展
(一)完善会计准则
加入WT0将对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国的会计准则建设必须本着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的精神,把我国国情同国际惯例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会计的国际协调与本土化研究放在当前会计理论研究的首要地位。我国的会计准则建设应本着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建设服务的精神,实现会计国际惯例与本土化的有机结合。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应更密切关注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协调的最新进展,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活动。将国际会计发展的最新成果吸收和体现到我国的准则中,还要充分研究我国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力求使制定出的会计准则既能结合“入世”后我国的实际国情,
(二)开拓深化会计新领域
1.实证会计
长期以来,我国会计研究侧重在规范方法上,而轻视了实证研究。实证会计理论是对特定环境下的会计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所作出的理性解释、描述和概括,其认识基础是西方的逻辑实证主义。今后我国的会计研究将迎来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齐头并进的新局面。
2.国际会计
“入世”以后,国际会计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随着国际经济的一体化加剧,国际间相互联系与交往的日益增多,国际会计问题已日益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人力资源会计
人才是企业在竞争中成败的关键。人力资源会计是反映和控制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其目的是把企业人力资源的投资信息、维护信息和利用信息及时
提供给企业管理当局及外界有关人士,使管理当局更加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投资利用,做到人尽其才,充分调动积极性,发挥能动性,提高生产经营的经济效益。
4..衍生金融工具会计
目前企业所操作的创新金融工具(期权、期货、互换等),基本上排除在财务报表之外,这些表外项目对报告使用者构成了潜在的损失风险,有可能影响企业相关利益者的正确决策,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企业外部关系人的利益,所以,报告有关金融工具的信息已成为当前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的重大问题。我国还没有制定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可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对这一问题制定相应的会计准则。
除上述领域外,伴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深化改革导致的职工下岗与老龄化问题、企业购并浪潮的兴起、加强金融监管和防范金融风险等的需要,环境保护会计(绿色会计)、社会保障会计(含银色会计)、兼并重组会计和金融业会计等将成为今后会计研究的重点。
(三)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服务
加速电子商务的应用,开发财务管理软件。电子商务是未来国际贸易的“通行证”,电子商务使地理界限被打破,大型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更为便捷,
集团公司的异域管理更加方便。母公司财务部门可以利用电算化财务软件解读子公司的报表系统、账务系统及分析系统等会计资源。而且,由于在整个集团范围内调度资金只是一瞬间的事,将极大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使暂时闲置的资金能随时找到用武之地,这种财务管理的一体化又反过来刺激了企业的集团化进程。
防范和化解风险。风险管理是未来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积极的态度研究规避国际市场风险的各种财务手段和会计处理方式,为国际市场的拓展创造条件。在捕捉机会的同时努力防范各种风险(如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
3.加快到国际市场投资融资的步伐。随着关税总水平的降低和国际市场的开拓,在对外投资方面,鼓励能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如何根据国际经济环境和国际财务、会计惯例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是当前外资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四)积极稳妥开放会计市场。
市场准入是世贸组织的一条重要原则。据这一原则的要求,世贸成员国必须对其他成员国开放其市场,允许其他成员国的企业到本国开展经营业务(例外条款和另有约定除外)。所以,一旦我国“入世”,根据我国政府向WTO所作的开放服务贸易市场的承诺,会计市场将进一步开放,会计审计业务及财务软件市场必将成为外国会计公司争夺的对象。开放会计市场,进一步扩大与国际会计界的合作时,应坚持5个原则:要有利于中国注册会计师人才的培养和执业水平的提高和事务所文化的形成;耍有利于中国会计市场的开放;要有利于中外合作事务所不断提高各项水平;要尽快向国际成员所迈进;会计市场的开放要遵循对等、稳步有序及反垄断的原则。
当前,我国在会计市场对外开放中可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快事务所的改革步伐,使之真正走向市场,成为以执业质量取胜的独立的社会中介组织。
(2)继续办好中外合作事务所,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国际知名会计公司在中国发展成员所的步伐。鼓励国际知名会计公司与国内事务所开展广泛项目合作。
(3)开通高级人才的引进渠道,对在国外知名会计公司工作的获得发达国家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中国公民,为其在国内办事务所给予优惠措施。总之,会计市场的开放要谨慎,会计市场的被动保护只是手段,最终目的还是发展壮大我们自己的会计师事务所,积极参与国际服务贸易竞争,为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服务。
加入WTO对会计人员的素质、知识结构和工作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应具备相关的信息处理知识,增强参与经营管理决策的意识和能力。此外,会计人员还必须精通外语,熟悉国际会计、商务惯例,具有较广博的国际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我国目前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业务水平偏低的现象比较突出。会计人员素质普遍较低的现状,不适应市场经济与会计改革的要求,迫切需要进行继续教育。因此,加快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是紧迫的重要的工作。
加入世贸组织对会计产生的冲击是相当大的,绝不可等闲视之。对会计而言,入世是一把“双刃剑”,正视挑战,把握机遇,尽快地把外在的压力变成内在的动力,早做准备,早定对策,这才是我们务实而理性的选择。
参 考 文 献
财政部编写组。企业会计制度讲座.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王柄才,《与狼共舞一中国加入WTO》,中国书籍出版社1996
谢得仁,中国会计规则制定权合约安排之变迁[J].会计研究,2000,(12)。
田昆儒 《WTO:将给中国会计带来什么》 《财会月刊》2001 (2)
杨仕平,吴荣宝《加入WTO对我国会计发展的影响》 《财会研究》 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