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浅议基建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监督
答辩问题
问题1、基建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相比普通的内部审计以及外部审计有何异同?
答:(1)基建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主要是参与工程造价形成每一个环节的相关主要活动,了解工程造价形成的来龙去脉,发现其中的不规范、不合理、不合法行为,向相关单位(包括委托单位,建设管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暴露、指出,并在可能时尽量提供合理化建议,以此促进相关单位调整改善、加强管理、减少投资浪费,并最终形成建设工程审核核定表,出具工程造价结算审核报告,以达到高质量、真实、完整、全面反映该项建设工程的实际造价,更好地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具有一定的预防性。审计主体是注册造价工程师和注册会计师,属于事前、事中、事后全程审计。
(2)内部审计:是指由部门、单位内部审计机构或专职审计人员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独立监督和评价行为,目的是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经济目标的实现,具有预防性、经常性和针对性。内部审计的主体是单位设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或专职审计人员。属于事前、事中、事后全程审计。
(3)外部审计:包括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国家审计是指由国家审计机关所实施的审计。国家审计的主体是审计署以及各省、市、自治区、县设立的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财政活动、执行财经法纪情况以及经济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督。社会审计是指由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批准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的审计,其主体是注册会计师。属于事后审计。
基建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与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具有如下不同:
(1)在审计性质上,基建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属于由独立的外部机构以第三者身份提供的签证活动,对参建单位特别是投资建设单位负责;内部审计属于内部审计机构或专职审计人员履行的内部审计监督,只对本单位负责;外部审计则是由独立的外部机构以第三者身份提供的签证活动,对国家权力部门或社会公众负责。
(2)在审计独立性上,基建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在经济、组织、工作等方面都与被审计单位无关系,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内部审计在组织、工作、经济方面都受本单位的制约,独立性受到局限;外部审计在经济、组织、工作等方面都与被审计单位无关系,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3)在审计方式上,基建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大多是受委托施行的;内部审计是根据本单位的安排进行审计工作的,具有一定的任意性;外部审计大多则是受委托施行的。
(4)在工作范围上,基建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工作范围是工程造价形成及投资开支的所有方面,包括立项决策、设计、招标、合同管理、现场管理、投资控制、进度控制、决(结)算等过程;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涵盖单位管理流程的所有方面,包括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等;外部审计则集中在企业的财务流程及与财务信息有关的内部控制方面。
(5)在审计方法上,基建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采用全面审计方法;内部审计的方法是多样的,应结合组织的具体情况,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其中也可以包括外审的一些程序;外部审计的方法则侧重报表审计程序。
(6)在服务对象上,基建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服务对象是工程参建方主要是投资建设方;内部审计的服务对象是单位负责人;外部审计的服务对象是国家权力机关或各相关利益方。
(7)在审计报告的作用上,基建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报告作为项目投资决(结)算依据,具有社会鉴证的作用;内部审计报告只能作为本单位进行经营管理的参考,对外不起鉴证作用,不能向外界公开;国家审计除涉及商业秘密或其他不宜公开的内容外,审计结果要对外公示;社会审计报告则要向外界公开,对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负责,具有社会鉴证的作用。
(8)在审计对象上,基建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对象是项目工程投资、造价有关的一切活动;内部审计的对象是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国家审计以各级政府、事业单位及大型骨干企业的财政财务收支及资金运作情况为主;社会审计对象则包括一切盈利及非盈利单位。
(9)在审计权限上,基建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对被审计单位的违法违纪问题既有审查权,也有处理权;内部审计有审查处理权,但其内向服务性决定了其强制性和独立性较国家审计弱,其审查结论也没有社会审计的社会权威性高;国家审计代表国家利益,对被审计单位的违法违纪问题既有审查权,也有处理权;社会审计只能对委托人指定的被审单位的有关经济活动进行审查、鉴证。
(10)在审计监督的性质上,基建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对工程参建方审计监督;内部审计是单位自我监督;国家审计属于行政监督,具有强制性;社会审计属于社会监督,国家法律只能规定哪些企业必须由社会审计组织查账验证,而被审计企业与社会审计组织之间则是双向自愿选择的关系。
(11)在依据的审计准则上,基建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依据国家、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管理、造价构成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文件;内部审计所依据的则是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制定的内部审计准则;国家审计所依据的准则是审计署制定的国家审计准则;社会审计依据的审计准则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的独立审计准则。
问题2、与普通内部审计相比,基建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更容易遇到什么问题?
答:1、难开展审计工作。基建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是“一对多”,即对多个建设参与方开展审计监督,因为存在利益冲突,造成工作开展难的局面;而内部审计是在单位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是对内部工作的自查自纠、自我监督,工作较容易协调。
2、容易得罪人。基建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就是使权利在阳光下运行,尽量减少腐败的发生,但对一些人来说是断他们的财路,使其自身利益受到损失,因此容易得罪人;内部审计也有这种现象,但没有那么明显。
3、审计的不定性。因为基建工程很多,且地点、位置、规模、内容等都不一样,也不知哪个工程何时、何地开工建设,造成审计不定性;而内部审计可以有计划的开展。
4、专业性强,人员素质要求高,审计力量不足。基建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具备较高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并能综合运用工程、财务、经济、管理、法律等多方面知识,因此这方面复合型人才紧缺,造成审计人员不足;而内部审计要求没有那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