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当前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的困境
二、国有企业与其他企业的比较
三、克服措施
内 容 摘 要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的普遍现象是体系太过庞大,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和外企虽有国家做后盾,但同样的他失去了自身的竞争能力。虽然相比较之下他的管理体系和规章 制度都比较完善但执行力却是不敢恭维。国有企业面临改革势在必行,改革是否能够走出现在的困境还是未知之谜。论起克服措施本人认为以“公开,公平,公正” 为原则,在原有的基础上实施一定的激励机制,首先从内部刺激,产生竞争力,从而全面提升竞争能力,使国有企业重获新生。。。
提示:此行撰写毕业论文题目(请删除提示信息后再写)
全球经济快速增长的现在,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与国际化,对我国国有业的发展提出了更多的挑战。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一直是坚持渐进式的发展道路,整个国有企业体系是一个伴随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变而在改革与调整中求发展的历程。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是以中央企业、大企业为主体,以发展混合经济为主,目的是想保持我国有经济、国有企业的一个趋于常态、相对稳定的发展。我国国有企业的现状是“大而不强”。企业规模较大,但实力不强……
一、当前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的困境
我国国有企业“大而不强”,不强在管理体制落后,创新能力不强,组织结构模式化,国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国企内部存在问题,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不到位,风险控制和管理有缺陷。主要表现在对企业奖罚制度上没有具体、清晰、规范的要求。现有的一些制度由于缺乏标准,在实际中难以操作和执行。其次,政府的决策和企业的决策在一些问题上被混淆,造成一些职责无法区分。再次,企业自我约束和风险控制的意识不到位,制度建设上有漏洞。怎样建设科学的管理体系、风险防范机制,真正体现谁决策、谁负责的考核管理,是企业目前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国有企业与其他企业的比较
(一)个人待遇
就待遇来讲,当然是外企最好,但在国有企业存在编制内与编制外人员区分,而往往大部分员工都是属于编制外的,所以工作的效率可想而知。
工作强度
一般情况下,国企的一线员工工作强度都是比较大的,因为国企的设施设备相比较落后,所以要靠人力资源去补充,但现在的普遍情况是在职不在岗,严重缺编。
员工关系
国企员工之间关系最复杂,大多数人是靠关系进的,或者是内部子弟,民企和外企员工关系都很简单,也有勾心斗角,但没有国企那么复杂。外企员工关系更好些,更简单些。
克服措施
(一)完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
建立一个完善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不断的循环改善,接受实践的考验,逐步形成一个相对合理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根据国有企业的现状制定量化考核,以此为基础进行奖惩。量化考核可以使员工们渐渐了解到彼此之间的差距,当然作为一个常态化的考核机制它必须要保持公平,公正并且能经得起考验。同时也可以约束恶意请病假,事假,消极怠工。量化考核要做到尽可能的细化,将工作中的点点滴滴都清晰的以书面形式公开呈现,接受所有人的监督,激发了相互竞争的意识。建立起一个激励机制以提高工作积极性,同样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引导,进入一个良性的竞争。
管理出效益
国企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管理出效益”。这句话没有错,但是国企却误解了这句话的含义,国企把这句话理解为“管理好职工出效益”,甚至变成“整员工出效益”。实际上对员工管得再严也不可能直接产生效益。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管理型企业出效益”,而不是“管理好职工出效益”。事实上,中国大多数国企已经无力与国外企业竞争,垄断型企业的利润来源于政策支持,竞争型企业的利润已经越来越低。
管理职工要改变方式,需要关怀。人文关怀,一般认为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它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在思想政治工作视野中,人文关怀是指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而促进企业发展。
管理者的思考
作为管理者也要时刻关注职工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人的感受和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除物质需求外,还有政治需求、文化需求等;除安全感外,还有满足感、自豪感和成就感等。特别是当人们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之后,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愿望就会日趋强烈。要高度重视人民群众主体感受上是否满意、是否赞成、是否高兴的情绪反应 。
所以,要充分关注每一个人自身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关注人的理想、信念和情感,努力创造让每个人都能够根据自己的选择发挥聪明才智的环境,使人人都有平等创业和凭借自身能力改变处境的机会,促进人的个性、才智和潜能的充分实现。要引导职工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完善自我人格,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志向和目标,从劳动、从付出、从自己的创造和对社会与别人的关爱中获得幸福。要引导员工把个人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发展,把自身价值的实现与他人价值的实现、社会价值的实现有机统一起来,在为祖国和民族的奋斗中实现自身的价值。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针对大家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做好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看病、子女上学、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治安、食品医药安全等方面的工作,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尽可能地降低社会成员所面临的风险因素,减少社会成员正常生存和发展的后顾之忧,最大限度地消除引发人们心理失衡、失调的外部诱因,为培育人的心理和谐提供社会环境支持。
参 考 文 献
1、《经营与管理》,1995年06期
2、《华东经济管理》,2001
3、《经济》,1996年,第5期
4、《现代商业》,2009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