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攀钢焦化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攀钢焦化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上传会员: panmeimei
提交日期: 2023-11-16 00:43:27
文档分类: 工商管理
浏览次数: 1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攀钢焦化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免费文档不需要积分。
文档介绍: 需要原文档可注册成本站会员免费下载。
文档字数: 4931
攀钢焦化厂发展中存在的
问题与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 2014年,尽管仍将是全球经济面临艰难复苏和钢铁减产限产等诸多挑战,我国经济进入转型新阶段,各种制约凶素会不断增加,焦炭市场渐趋紧缩,但同时仍将足全国各族人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具备很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本文结合攀钢煤焦化公司在实际工作遇到的突出问题,从多方面对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系统化的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最后得出要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必须继续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改善管理方式的目的,以促进国有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的和企业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 攀钢 焦化行业 发展 问题 对策研究
 
焦化行业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由竞争走向合作是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企业要保持持续的竞争力,就须利用和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加强产业链建设,在技术开发应用、精益管理、内外贸易、投资融资、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合作,努力实现钢铁联合企业焦化厂和独立焦化厂的合作及行业内外、国内与国际间的合作。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焦化行业对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健康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虽然焦化行业自身也在不断发展,但由于钢铁—焦炭产能过剩,遭受上下游挤压,加上产业布局不合理,精细加工层次不高等问题,造成焦化企业经济效益长期低下,盈利能力下降,迫切需要剖析问题,寻求对策和措施提升盈利能力。 
一、攀钢焦化厂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由于多数国有企业采用集权管理方式,决策程序不科学。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经营者多由政府直接任命的,采用集权管理方式,国有企业的负责人身兼数职,各种决策集于一身,决策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公司经济利益等,一般职员无法监督,这种现状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由于体制原因造成,我国长期以来在国企管理实践中很少论及经营者的人力资本开发问题,使绝大多数经营者仍与职工一样,实行基本工资加奖金的分配办法,没有与其承担的责任、风险和企业资产增值、利润实现程度等挂钩,工资收入水平偏低,没有对经营者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不利于国有企业管理能力的发挥。国有企业管理者管理素质和管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者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企业经营管理者对国企的生存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国有企业管理团队状况如何,整体素质的高低,是国有企业的兴衰成败的关键,因此说,建设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对于国有企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来,绝大多数国有企业管理者顾全大局,锐意改革,为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贡献,总体而言我国当前的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整体上距离优秀企业家的水平还有不小的距离,从经营者角色向企业家角色的演进,需要我们继续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要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由技能型向创新型的转变。
二、加快攀钢焦化行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首先,焦化行业应深化组织机构改革,合理利用激励手段,不断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高效精干的运行机制。其次,加强管理,大力推进企业的科学管理。企业要实行成本目标管理与经济责任制相结合,明确成本核算,加强资金管理,缩减不必要的费用开支,开源节流。焦化企业要通过大力加强成本管理,进而推动整体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增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能力,积极调整产品积压状况,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焦化产品更是如此,原料煤成本高于焦炭售价形成产品倒挂,此时就应进行限产或转产,减少对资金的占用;选择主导产品时要利用先进技术,提高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科学决策,强化生产指挥,优化生产组合,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专。 
(一)产能过剩,企业效益严重下滑   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焦化行业消费链条受到严重的威胁,导致市场对焦化产品需求骤降,国内市场进入了寒冬,国际市场渐趋萎缩,出口量大幅下降,对焦化行业的发展造成了致命性的创伤。目前国内焦炭产能已经过剩近亿吨,仍有在建和拟建能力各3 000万t,产能超出现需求量50% ~80%,焦炭价格急剧回落,企业利润大幅下降,亏损面达80%以上,部分焦炭企业关门停产。 
(二)生产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中国焦化行业生产集中度低,技术和管理水平总体落后,缺乏市场竞争力。中国焦化行业现有年产能3亿吨,平均每个企业年产能不到20万吨,中小独立焦化企业数量在80%以上,产能约占35%。近几年,中国炼焦工艺技术装备水平有所提高,焦炉大型化有新突,但总体上是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落后,管理水平低,产业链短,成本和能源消耗高。 
(三)环境污染问题严重,能源利用率偏低 
焦炭生产大量排放废水、废气、苯并芘等有害物质,是污染最为严重的行业之一。焦炭余热得到回收,相当一部分焦化企业生产过程产生的余热、煤气、焦油不能有效回收,综合利用水平低,污水处理、脱硫等设施达不到环保要求。 
(四)明显产权、规范企业管理制度
焦生产的工艺技术特点及长期以来剧烈变动的原料和产品市场形势,造成了炼焦企业管理普遍比较粗放的现状。但焦炭作为技术含量低的大宗原料产品,其竞争的主要手段是价格,能在竞争中获胜的企业应该是内部管理精细、技术先进、制造成本低的企业。焦化企业要通过大力加强成本管理,进而推动整体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增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首先,焦化行业应深化组织机构改革,合理利用激励手段,不断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高效精干的运行机制。其次,加强管理,大力推进企业的科学管理。企业要实行成本目标管理与经济责任制相结合,明确成本核算,加强资金管理,缩减不必要的费用开支,开源节流。 (五)优化业务结构、控制成本   一个企业的产品是否有市场,能否在市场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是降低成本的基础。所以各个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必须优化业务结构,认真分析市场信息,充分认识自己产品的优劣势,发挥强项,改善弱项,积极改变生产经营战略。积极调整产品积压状况,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焦化产品更是如此,原料煤成本高于焦炭售价形成产品倒挂,此时就应进行限产或转产,减少对资金的占用;选择主导产品时要利用先进技术,提高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科学决策,强化生产指挥,优化生产组合,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专。 其次是优化资本结构。在激烈竞争的市场形势下,企业要不断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目前整个市场低迷的情况下,过大的资金投入必然给企业带来严重的负担。因此,企业要遵循优胜劣汰原则,进行企业之间的兼并、强强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大资金的流动和重组,优化资本结构,这样扩大生产规模、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降低成本达到增销增利的效果。   (六)整合产业链、加强行业兼并与重组   首先应加快资源整合、大力推进企业重组。中国目前的焦化企业中存在着规模较小、竞争恶意、市场分散等许多缺点,使得行业抗风险能力较低。为尽快改变焦化企业小、散、差状况,应加快行业企业并购、产业重组、产权多元化,推动焦化行业“整合”、“重组”,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制定积极的财政、税收等政策,培育和推动焦化企业以兼并、重组、参股、联营、合作等方式组建大型焦化集团,不断推动技术改造,大力开展焦炭产能置换,建设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能规模经济合理的特大型焦化项目,建设一批大型焦炉煤气综合利用项目、大型焦油加工和粗苯精制项目,并进一步布局建设焦油和苯系化工精加工项目,提高产业集中度,提高市场竞争力。 其次,应优化调整产业布局,促进产业升级。鼓励煤、焦、钢、化企业产权融合,建立产业链纵向延伸的企业集团,推动“煤焦联合”“焦钢联合”,延长产业链,增加抗风险能力;推动企业“煤焦联合”竞争省外焦炭市场,采取“双向参股”的办法,引导炼焦煤生产企业参股焦化企业。   再次,企业间应加强联盟合作,减少恶意竞争。焦化企业之间,既存在着竞争关系同时又潜在着合作关系。通过成立企业联盟,进行联盟制度的建立,规划整个焦化产业市场。企业相互监督,严于律己,减少企业之间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同时企业与企业联盟,组成了强大的力量,既维护了企业自身的利益,又增强了抵御行业风险的能力。   三、加大政策扶持、强化行业协会职能   首先,焦化行业要想成功实现转型发展,健全配套的政策服务环境至关重要。作为政府,面对焦化行业所受重创应当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优惠和鼓励政策。在税收方面,应当给予一定的优惠,减少企业负担,清理涉及焦化行业的政策性收费项目,对于节能环保水平高的骨干焦化企业的地方政策性收费,可按有关规定报批,实行免、减、缓,减轻企业负担。建立淘汰落后产能财政奖励资金,对于产能置换中淘汰关停企业多的市、县采取转移支付的办法予以补贴。   充分发挥焦化行业协会和焦炭企业联盟的作用,制定行规行约,加强行业自律,引导企业合理经营和发展。焦化行业协会应当从长远出发,严格控制焦化产品生产量,使得库存焦化产品能迅速流通到市场,降低了企业资金流动的困难。对焦化产品价格也应当有限制政策,促使市场的平稳发展,使得焦化行业早日回暖。   四、加强行业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焦化行业必须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及时组织有关科研人员,积极提高焦化生产技术、环保技术、节能技术、自动化技术、焦炉机械制造技术等,实现物质和能量的梯级循环利用,推动焦化行业良性运转,实现焦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实施环保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中国焦化企业中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投资比例与国外发达国家差距很大,技改任务重。为此,要加大力度搞好环保治理和资源综合利用。   大力推行焦化行业清洁生产,广泛使用清洁节能的焦炉煤气净化技术。同时,要认真规划、合理布局,着力构建煤焦铁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炼焦行业属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保护环境、节能减排、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径。要建立环保评价和社会监督机制,评价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人民群众监督作用。
    六、打好挖潜和技术攻关两张“牌”   一是扩大煤资源供应点,充分利用攀西地区的主焦煤资源,多渠道、多角度在成渝地区和云南曲靖地区寻找炼焦煤资源。同时,从长远战略考虑,通过与地方煤资企业采取补偿贸易合作建煤矿、洗煤场,并拟合资建焦炉等措施,保证专用炼焦煤的供应。   二是建立供方质量信誉保证体系评价,对来煤质量好且稳定的厂家,减少检验环节,加快卸煤周转速度。而对信誉差的厂家则单独卸车、取样,先化验再收煤。对每种来煤质量每月进行不定期抽查,确定质量抽查合格率。结算时,除扣除化验的不合格品量之外,还扣除抽查不合格品量。进行每批结算时,其灰分的化验平均值保持在控制平均值要求的±0.2%以内,对超标批样在结算时要扣款。 焦化行业的发展应以满足国内发展需求为主、国际贸易为辅;应尽快研究制定炼焦煤保护性开采规划和焦炭出口战略调控措施,建议增加炼焦煤、焦炭的出口关税;应加大西部焦化企业取消土焦力度,压缩小机焦及小煤窑比例,提高采煤、洗煤、炼焦的利用效率;鼓励煤炭、炼焦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生产和煤炭综合利用规模。
此外,国家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海外去投资建设炼焦煤基地或建立长期合作贸易关系。建议取消炼焦煤的进口关税,完善目前的焦炭出口管理模式.加强行业自律。从目前我国焦化行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来看,近两年我国还不具备立即取消出口配额的条件。依照《焦炭出口企业资质标准和申报程序》,加强焦炭出口的监督管理,使出口配额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生产和贸易企业集中,逐年减少焦炭出口数量,以促进焦化行业的结构调整。
参考文献:
[1]《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杨瑞龙、陈秀山、张宇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周树莲,《当代经济》
[3]《国外国有企业制度及其演变的比价研究》,袁志刚,《世界经济》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中小企业融资对策分析 下一篇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