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的背景 1-2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职业经理人的形成与界定 2-1 形成与界定 第三章 经理人市场建设与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3-1 市场建设 3-2 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第四章 职业经理选聘过程研究 4-1 职业经理人的选聘背景 4-2 经理人才能分析 4-3 职业经理人选聘过程信息不对称 第五章 职业经理人选聘模型及选聘方式组合 5-1 经理人选聘的模型 5-2 经理人选聘方式的组合 第六章 经理人市场的对策及建议 6-1 推行经理人市场选择制度 6-2 完善经理人市场体系 第七章 结论
内 容 摘 要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的背景
我国企业大致可以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四大类。二十余年的改革开放使,企业结构和企业绩效都发生了极大变化,各类企业生产效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一方面,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中仍占有极大比重,部分企业生产和经营效率有了很大提高;另一方面,尽管人们公认企业改革对经济改革和转型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并且进行了诸多尝试,但总体而言并不十分成功。特别是近年来,多数国有企业陷入了相当严重的经营困境,存在着持续亏损和效益恶化的趋势。许多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企业亏损面偏大,“下岗”人数持续增加。乡镇企业一度是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力量,但近几年来效益明显下滑。同时,民营企业和涉外企业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就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而言,即使在许多上市公司中,国家股东、法人股东、社会股东和外资股东作为主权主体都存在一些问题。许多企业的发展和改革已经到了关键时刻,成为一个必须正视和继续深入的问题,尽管这一问题与许多因素有关,但职业经理人是一个关键因素。我国加入wTO后,人才成为竞争的焦点,继专业技术人才竞争之后,管理人才特别是高级管理人才的竞争将日益激烈。而这种竞争将主要通过高级管理人才市场依据市场规律进行。为此,经济体制改革和宏观引导调控应遵循高级管理人才市场运行规律;国有企业面对“入世”后高级管理人才的激烈竞争,要保持一支相对稳定的高级管理人才群体,就需要了解高级管理人才市场竞争、供需机制,制定相应的对策;快速发展的私营企业,也急需规范的高级管理人才市场提供可信的高级管理人才。
二、职业经理阶层的形成
早在上世纪,职业经理人在西方发达国家产生,并获得快速发展,逐渐形成了较为规范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其迅速发展的势头没有任何一个群体可以相比,并已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阶层。而职业经理人在我国出现则是最近几年的事。目前,我国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在外资、合资和服份制企业有不同程度的施行,而在纯国有体制的企业则推行缓慢。从目前国有企业的经营情况来看,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靠职业经理人。中国最缺乏的是职业经理人,而这一阶层和整个社会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进程有密切联系。在未来社会中,企业的主体地位将越来越突出,职业经理人的作用也必将越来越重要。随着职业意识的增强,人们逐渐认识到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是企业发展的宝贵资源,而为了实现职业经理人的合理配置,应该将建立“职业经理人市场”作为职业经理人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但就目前情况看,我国的职业经理人市场尚处于初创时期,中介机构少,规则不完善,有待于进一步发展。面向市场的职业经理人选聘研究
四、制度法规的相继出台
国家对职业经理阶层的发展极为重视。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建设好企业领导班子,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是搞好国有企业的关键”。2002年,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形成促进科技创新和创业的资本运作和人才汇集机制”,第一次从国家战略的高度论述了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关系,这一方面要求我们要尊重人才的知识价值,即尊重人力资本价值,另一方面,指出人才只有与货币资本结合,才能真正形成现实的生产力。一系列相关的制度法规相继出台。1999年9月22日,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国有企业要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建设高素质的经营管理队伍,培育一大批优秀企业家。”其中第十一条明确提出:“积极探索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新机制,把组织考核推荐和引入市场机制、公开向社会招聘结合起来,把党管干部原则和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以及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的具体办法,避免一个班子多头管理。对企业及企业领导人不再确定行政级别。加快培育企业经营管理者人才市场,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库。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打破人才部门所有、条块分割,促进人才合理流动。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培训,全面提高经营管理者素质。继续举办和规范工商管理培训,改进培训内容和方法,提高培训质量。努力创造条件,营造经营管理者和企业家队伍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2,2000年10月人事部印发了《关于加快培育企业经营管理者人才市场的意见》,《意见》提出,培育和发展企业经营管理者人才市场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国有企业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照把组织考核推荐和引入市场机制、公开向社会招聘结合起来,把党管干部原则和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以及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结合起来”的要求,逐步建立企业经营管理者人才库,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发挥市场机制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打破人才部门所有、条块分割,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初步建立起适应企业改革和发展需要,能为企业和经营管理人才提供优质服务,机制健全、功能完备、法规配套的企业经营管理者人才市场体系。《意见》提出,要加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建设工作力度,并要求各级政府人事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者招聘活动的监督、管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者人才市场正常运行。特别要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严格审查把关,杜绝档案管理中的弄虚作假行为。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各省市的实际,许多省市相继制定人才市场管理条例。
综上所述,职业经理问题在我国现阶段不仅存在,而且对于企业改革与经营、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社会发展等均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是职业经理人是人才市场中特殊的人力资源,其市场运行规律有别于一般人才,而现有人才市场没有注意到这个差异。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选择了职业经理人市
场作为研究课题。研究如何开发高级管理人才市场的选聘机制
1-2研究的意义
在中国,有关职业经理人的话题,早在80年代就有人提及,但在当时的环境和条件下,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直到近几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经理人发展及其制度的建立重新引起学者们的重视并引发了激烈的探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当前,我国企业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取得了很大进步,在企业生产的诸多要素(如土地、原材料、资金、劳动力等)配置过程中,市场己起到主要作用。但作为市场经济中最为重要的生
产要素一经理人,其配置的市场化程度不高,这一现象在国有企业中表现的尤为突出。拥有优秀的职业经理是保证企业有效运作的核心所在。如何实施科学的职业经理人市场选聘制度,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
基于上述因素,建立职业经理人选聘机制是一个重大而迫切的现实问题。
第二章:职业经理人的形成与界定
2-1形成与界定
第三章:经理人市场建设与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3-1市场建设
3-2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第四章:职业经理人的选聘过程研究
4-1职业经理人的选聘背景
4-2职业经理人才能分析
4-3职业经理人选聘过程信息不对称
第五章:职业经理人选聘模型及选聘方式组合
5-1经理人选聘的模型
5-2经理人选聘方式的组合
第六章: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对策及建议
6-1推行经理人市场选择制度
6-2完善经理人市场体系
第七章:结论
参 考 文 献
提示:在此处撰写资料来源(请删除本行提示信息后再写入相应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