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雾霾频发的环境法制反思及其对策

雾霾频发的环境法制反思及其对策
上传会员: panmeimei
提交日期: 2023-11-20 22:27:30
文档分类: 法学
浏览次数: 1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雾霾频发的环境法制反思及其对策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免费文档不需要积分。
文档介绍: 需要原文档可注册成本站会员免费下载。
文档字数: 5154
目 录
一、雾霾频发的原因
 (一)雾霾天气的概述
 (二)雾霾天气发生的根源——以北京为例
 (三)水是一切环境问题的核心
(四)泥土对污染物的吸纳作用
(五)植物特别是大型树木是最好的空气净化器
二、雾霾的特点
 (一)雾与霾的区别
 (二)我国雾霾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三、雾霾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一)雾霾对健康带来的危害
1、伤肺
2、伤心脏
3、伤血管
4、伤皮肤
5、伤脑
6、伤生殖泌尿系统
(二)雾霾对生活环境有哪些危害
1、使人心情压抑烦躁
2、易发生交通事故
(三)雾霾对环境带来的危害
四、人们对雾霾频发的环境的反思
五、防治雾霾的措施
 
内 容 摘 要
【摘要】
 本文从当前雾霾对环境的影响出发,指出雾霾天气和出现雾霾天气的原因,雾霾的特点以及雾与霾的区别,指出雾霾的频发对人类的健康,生活,以及生活环境带来的危害进行分析,雾霾天气给人类带来了危害,人们对雾霾频发做出了反思以及防治雾霾的措施。
【关键词】:雾霾、特点、危害、反思、措施

雾霾频发的环境法制反思及其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过快增长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雾霾已成为一种环境污染,甚至是环境灾害。它对人体健康、生产生活、交通安全等方面带来诸多危害,因此,通过对雾霾天气的成因、危害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应对措施,希望能够为我国治理雾霾现象建言献策。
一、雾霾频发的原因
近年来由于我国空气污染严重,我国雾霾天气也越来越严重。
(一)雾霾天气的概述
霾,也称灰霾(烟霞),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浑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或灰霾,香港天文台称烟霞。
雾,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在1000——10000米的这种现象称为雾或霾。形成雾时大气湿度应该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就其物理本质而言,雾与云都是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所以雾升高离开地面就成为云,而云降低到地面或云移动到高山时就称其为雾。一般雾的厚度比较小,常见的辐射雾的厚度大约从几十米到一至两百米左右。雾和云一样,与晴空区之间有明显的边界,雾滴浓度分布不均匀,而且雾滴的尺度比较大,从几微米到10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10——20微米左右,肉眼可以看到空中漂浮的雾滴。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加重。近期我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二)雾霾天气发生的根源——以北京为例
北京雾霾天气发生的根源是:北京的空气太干了,近日媒体报道:长安街的很多大树被旱死了,即大气的相对湿度太小了。资料显示北京的年均空气湿度是逐年降低的,不完整的资料统计从1999年的年均空气湿度是56,2000年54、2003年53、2008年52、2009年51、到2011年降低到49。
学者的研究资料显示:
1、自元代的气象资料显示:北京历史上有记录的发生大雾霾的年代均是大旱之年。
2、影响雾霾天气形成的两个主要因素:大气湿度与空气中尘埃的浓度如PM10与PM2.5等;大气的能见度与大气湿度成正比,与大气中尘埃的浓度成反比,天津的空气质量就优于北京,沿海城市空气湿度大是主要原因。
(三)水是一切环境问题的核心
灰尘灰尘、有水则沉(尘)、无水则飞(灰)。同样,泥土中的水分的多少决定了其生态环境,泥土中的水多了就会形成绿洲、湿地,没有水了就变成寸草不生的荒漠、沙漠。
(四)泥土对污染物的吸纳作用
朱立中在其《环境化学》中指出:泥土是风化了的岩石,泥土对水、油、重金属等液态、固态物质都具有较好的吸纳和固定作用,泥土对污染物的吸纳作用是由“厚德载物”的土壤本身的疏松多孔物理结构决定的;土壤是由固、液、气三相物质组成的疏松多孔体。固相物质包括矿物质、有机质和土壤生物。在固相物质之间,为形状和大小不同的孔隙,孔隙中存在水分和空气。从环境污染角度来看土壤还是藏垢纳污之处,内中含有各种生物的残体、排泄物、腐烂物;还含有来自大气、水体及固体废物中的各种污染物以及农药、肥料残留物等。
(五)植物特别是大型树木是最好的空气净化器
李忠东在其《让世界绿色长存》一书中指出植物特别是大型树木具有制造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吸尘,净化空气、能源存储、固土、防风、降温、降噪、转化无机物等多重作用,它们是地球生物圈不可或缺的生产者等。
一亩树林每天能够吸收67公斤的二氧化碳,放出49公斤的氧气。一亩树木一个夏季可蒸发42吨水,一年可达300~500吨。一亩树木一年可吸收各种尘22~60吨。一亩树木一个月可吸收有毒气体4公斤。一亩有林地比一亩无林地多蓄水20吨。一亩防风林可保护100多亩良田免受风灾。
二、雾霾的特点
雾霾天气是我国中东部地区秋冬季节的常见天气现象,通过对雾霾天气发生时大气相对湿度、风速、气温等气象要素以及PM2.5质量浓度等环境要素的变化特征分析,表明雾霾天气是由气象要素和环境要素共同作用形成的。较高的相对湿度和静风是雾霾天气形成的基本气象条件,在此条件下容易使空气中水汽出现过饱和而凝结雾;另一方面容易使颗粒物迅速累积,由于颗粒物对可见光的散射消光作用,造成能见度下降,则形成霾污染。我国主要是以煤为能源,燃煤后产生的粉尘也是雾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雾与霾的区别
雾和霾是两种不同的天气现象,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
霾:主要有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等颗粒物在低层大气的稳定层下部累积所形成的集合体。如果天气晴朗,空气比较干燥稳定,风又小,大量很小很小的肉眼看不到的干尘粒均匀的浮游在空中,是空气变的浑浊,远处的光亮物体呈现出黄色或红色,黑色物体略微呈现蓝色,这就是霾。这时空气中水平能见度通常在10公里以下。霾形成的天气条件是控制当地的气团性质稳定,所以一天中任何时候都可能出现霾,一般早晚较易出现。霾的出现表明大气已受到污染。
雾:是大量小水滴或冰晶浮游在近地面空气层中,致使能见度减少到一定程度的天气现象。大雾时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现象;轻雾水平能见度在1~10公里,它与霾很是相似。雾又称辐射雾、平流雾、蒸汽雾和上坡雾。平流雾是因为暖而潮湿的空气流动到冷的海面或陆地面时,空气的低层接触冷的表面冷却而达到饱和凝结而成。这种雾一天内任何时间都能出现,而且一般持续时间很长。
雾与霾的共同点:都是视程障碍现象,即影响能见度的一种天气现象,但他们的性质不同。
(二)我国雾霾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范围广,时间长主要是两方面原因。
一是近年来,冷空气势力明显偏弱,我国大部分地区主要受西北气流控制,大气大气环流以下沉运动为主,大气层结构稳定。风力小,空气的上下和平面运动都很少的对流,另外由于我国冬季受季风高压影响多,天气以晴为主,雨雪少。这使得夜晚辐射降温快,这就造成早晨地面温度低,水汽易凝结。这造成了平流雾和辐射雾两相结合,雾气就更重了。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年来,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污染加重空气中凝结核增多,使得霾形成的几率增加,这样就使得雾和霾重叠,其范围和浓度也就越大,影响也就越发严重。
三、雾霾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雾霾会对人类带来多方面的危害,如健康,生活,环境等
(一)雾霾对健康带来的危害
 1、伤肺
 雾霾天对呼吸系统影响最大,这已成为多数人的共识。呼吸系统与外界环境接触最频繁,且接触面积大,数百种大气颗粒物能直接进入并黏附在人体上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并且大部分会被人体吸入。其次,雾霾天气导致近地层紫外线减弱,容易使得空气中病菌的活性增强,细颗粒物会“带着”细菌、病毒,来到呼吸系统的深处,造成感染。
2、伤心脏
和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证明,阴霾天气中的颗粒污染物不仅会引发心肌梗死,还会造成心肌缺血或损伤。美国调查了2.5万名有心脏病或心脏不好的人,发现PM2.5增加10微克/立方米后,病人病死率会提高10%~27%。
3、伤血管
雾霾天气中污染物多,气压低,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雾大的时候,水汽含量非常高,人们在户外活动或运动时汗液不容易排出,造成人们胸闷、血压升高。而且,浓雾天气压比较低,人会产生一种烦躁的感觉,血压自然会有所增高。另外,雾天往往气温较低,一些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从温暖的室内突然走到寒冷的室外,血管热胀冷缩,也可使血压升高,导致中风、心肌梗死的发生。
4、伤皮肤
皮肤也有呼吸功能,在干净的空气里,皮肤会很舒适、滋润,但如果在一个很脏的环境里,皮肤会很不舒服。
5、伤脑
雾霾不仅伤害器官,更在无形之中影响着神经系统。钟南山曾介绍,美国第65届老年医学会年会有个结论,空气中PM2.5增加10微克/立方米,人的脑功能就会衰老3年。
6、伤生殖泌尿系统
雾霾对精液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后期。雾霾中的可吸入物质进入人体血液循环,会逐渐堆积在人体各个器官,包括精液工厂的阴囊。此外,由于生殖泌尿系统是人体代谢最快的组织,当由外界吸入的颗粒进入人体血液循环时首先要受影响的就是生殖泌尿系统,会引起一些生殖泌尿系统病变,比如肾衰竭、尿毒症、少精、精子畸形、前列腺增生等
此外,还需注意的是,感冒、过敏等疾病在雾霾天气更易发作或加重;雾霾中的一些病原体会导致头痛,甚至诱发高血压、脑溢血等疾病;雾霾天气还可导致近地层紫外线的减弱,使空气中的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传染病增多。
(二)雾霾对生活带来的危害
1、使人心情压抑烦躁
人的心情很容易受到天气影响,雾霾天气阴沉昏暗,空气污浊,人的情绪也会变的低落,心情烦躁,做起事来缺乏活力。
2、易发生交通事故
雾霾天气会让能见度低,严重的只能看清几米距离。对道路上的行人、车辆都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十分危险。
(三)雾霾对环境带来的危害
雾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对公路、铁路、航空、航运、供电系统农作物生长等均产生重要影响。雾霾会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影响生态环境,给人体健康带来较大危害。
四、人们对雾霾频发的环境的反思
近年来我国雾霾严重,我们应深刻反思,应该觉悟,环境保护为经济发展让路的后果不是“双赢”而是“双损”。
因此,要转变观念,升华认识。调整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和科学关系。必须以环境质量和环境标准、环境总量和容量、生态保护和百姓环境健康为前提、为条件、为依据确定项目发展的定位、内容及规模等。只有这样才能约束、逼迫和推动各类企业必须实行转换发展,由粗放式发展转化为集约式发展,以科学技术为支撑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行创新发展。这种发展才能称为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循环发展。
五、防治雾霾的措施
目前,我国一直执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防全控、群防群控的方针。但有些环境污染已经非常严重,必须重点治理。
因此,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转变观念,统一认识,立足于治、着眼于防、治防结合、综合治理。
我国的《刑法》、《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对“污染环境罪”、“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环境监管失职罪”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但是,在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大环境下,一些严重的环境污染犯罪和环境违法行为得不到法律的追究和应有的法律处罚。这就助长了一些企业不依规依法治理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违法排污、偷排漏排各种污染物。
因此。,我国各级司法机关和部门应该积极参与环境污染的违法犯罪案件的调查和处理,对于危害国家安全、损害人民利益的各类环境犯罪实行有效的打击和制裁,维护社会稳定。
环境保护是国家的大事,也是民众自身的事。环境是公共资源,也是公共财富,人人有责任、有义务保护环境。所以要依靠社会力量,依靠公众的力量以及环保社团的力量,实行大环境、大联合、大发展。
总体来说,对雾霾现象进行防治,除了要完善立法以及优化政府能力之外还要具体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对雾霾现象的治理需要全民参与、共同治理,树立全民忧患意识、生态文明意识。
第二,要对污染源进行控制。
第三,要加强雾霾天气的预测预防。
第四,加强城市绿化也是治理大气污染的有效手段之一。
第五,借鉴他国经验。
综上所述,通过对雾霾现象的分析研究,希望引起相关部门、人民及公众的广泛关注,吸取经验教训,全民参与、共同治理,早日挥别雾霾天。
参 考 文 献
【1】王守强. 雾霾的成因危害及防护研究[J]. 农业与技术,2012(10).
【2】傅平. 推动清洁发展防治雾霾危害(上)[N].中国财经报.
【3】徐渝江. 浓雾——隐形的气象杀手[J]. 四川气象,2007(04).
【4】孙亮. 灰霾天气成因危害及控制治理[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10).
【5】除雾霾防污染看各国如何换的新鲜空气[J].国土资源,2013(01).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扶人被讹’防范的法律思考 下一篇依法行政与行政依法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