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债券投资品种
二、我国当前债券市场的发展现状
三、影响债券投资的因素
四、债市与股市间的关联
内 容 摘 要
本文从债券投资品种出发,论述我国当前债券市场的发展现状,并探讨债券投资收益的影响与构成要素,阐明债市与股市投资之间的某种关联,最后对债券投资做一总结。
关键字:债券投资、品种、收益、债市
浅谈“小清新式”的债券投资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至今,旗下的种类越来越多。最常见的有股票、债券、基金即其他一系列金融衍生产品。而其中股票最为广大投资者所熟悉。但在去年股市经历熊市,基金也表现不尽人意的的情况下,有一种投资却在一片惨淡的资本市场上异军突起,就如傲雪的梅花独自盛开在严寒之冬,它就是债券投资。
(一)债券投资品种
债券是我国发行最早的证券品种之一,涉及面广,品种多。按发行主体可分为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政府债券的发行主体是政府,而中央政府发行的债券及我们通常所称的国债,由于是以国家中央政府为担保,这类债券基本可视为无风险债券。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暂不允许发行地方债券。
金融债券的发行主体是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一般有着雄厚的资金实力,因而债券的信用度也及较好,近年来我国金融债券发展规模不断壮大,金融债券品种也在不断衍生,诸如政策性金融债券、商业银行债券、证券公司债券等。
公司债券是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公司债的发行主体是股份有限公司,但有些国家也允许非股份制公司发行债券,因而他们将公司与企业发行的债券统筹在一起,称为公司(企业)债券。我国证券市场上是同时存在公司债和企业债的。主要区别在于公司债是上市公司发行的债券,由证监会审批;企业债一般是由中央政府部门所属机构、国有独资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发行的债券,由发改委审批。并且公司债只能在交易所上市交易,而企业债可以同时在银行间和交易所上市交易。
(二)我国当前债券市场的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债券市场迎来了债市扩容这一良好背景,从而促使去年债市与股市走出了冰火两重天的格局。据相关数据显示:2012起,一些债券品种发行就出现了井喷现象,商业银行债发行806.5亿元,是2011年全年的2倍多;一般企业债发行了868亿元,是2011年全年的三分之一左右。目前发债成本相对较低,所以企业争相融资。在A股市场上,也经常可看到上市公司发行转融通债,来募集资金。
搭上债市扩容的便车,债券型基金发行也是异常火爆。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共有150只开放式债券型基金,总资产净值约为1392.82亿元,占公募基金总资产的6.43%。其中就今年发行的开放式债基就有6只,平均首发份额为15.16亿,同比股票型基金的平均首发份额仅为6.42亿,可见债基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相比,国债发行规模稍显逊色,同期发行2180亿元,而2011年全年发行15396.5亿元。不过业内也有相关人士认为国债发行由于实行余额管理,一般要到一季度末即3月份后发行规模才会加大。
经过近30多年发展,我国的债券发行规模已经从1981年的48.66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93524.85亿元,可谓创下了高峰。截止到三月份统计数据,中国债券市场总额为21.88万亿。其中国债占比为29.54%,金融债占比为34.12%,央行票据为8.73%,其余为企业债中期票据等。无论是从市场广度和深度上都有着显著的提高。
此次债市扩容背后,除了经济因素,政策背景也不容小觑。证监会去年成立债券办公室,将推动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整合。不过,我国债市在直接融资的比重上仍与发达国家有着相当大的差距。数据表明,截止2010年底,美国企业债券余额相当于银行贷款余额的207%,日本为43.29%,而我国仅有18.32%。当然这也从侧面发映出,由于我国债市发展起步低,将来仍有着很大的成长空间。且随着近期国债期货仿真交易的推出,债券市场的品种将会越来越完善,债市繁荣完全可期!
(三)影响债券投资的因素
一般而言,债券价格主要受三大因素影响,分别是宏观经济、CPI走势和流动性。从长期看,主要和CPI运行趋势保持一致,即CPI上行,债券的收益率上升,价格随之下降。CPI下行,债券收益率下降,价格上升。如遇流动性紧张,债券的收益率就会上升,价格下跌。反之流动性宽松,债券的收益率下降,价格上升。
有些时候,GDP走势也会成为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如GDP增速快速回落,将引发市场对企业信用担忧情绪的上升,信用债利差也会随之上涨,此时债券收益率的变化取决于信用利差变化与基准利率变化的幅度相抵情况而定,如信用利差增幅超过了基准利率的降幅,则债券的收益率就会上升,价格也随之下降。
而债券投资收益本身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票面利率,另一部分为到期收益率。票面利率除了取决于发行人的信用状况外还与债券发行当时的资金面情况、市场利率水平密切相关。而到期收益率是指投资者持有债券到期后能够获得的年化收益率。后者与投资者的收益联系更为密切。
如当前上交所16只分离债的票面利率最高仅为1.8%,但是调查下来投资者持有到期的年化收益仍然不菲,主要还是在价格方面得到了补偿。这里可以举个例子,08江铜债票面利率仅为1%,如果持有到期约可获得5.05%的年化收益,其价格目前在84元左右,除了定期获得的利息之外,投资者可在2016年9月22日到期时全额拿到100元的面值。再比如,票面利率为9%的08新湖债,持有到期的收益率可能只有8%,原因就是在市场上买入的价格为103.5元,超过了债券本身100元的面值。
所以购买债券的收益就是来自于两方面,一是利息,如面值100元的债券,票面利率为9%,那么每年可以获得9元的利息;二是债券的价差收益,如100元买入的债券以102元卖出,2元即为价差收益,也就是通常所称的资本利得。如果债券价格下跌,只要持有债券的时间够长,累计利息一旦超过账面上的价格损失,债券投资就仍能获得绝对正收益。
债市与股市间的关联
根据美林投资钟理论,当经济衰退时,随着通胀触顶下行,应该选择防御型成长品种,即可配置债券;在经济复苏时,优先配置股票;在经济过热时,配置大宗商品;而在滞胀的时候,股债双杀,现金为王。从历史行情来看,2001年以来债市也有过几波牛市。通常的参照物是银行间市场10年期国债收益率曲线。
2011年第四季度以来,随着通胀持续回落、货币政策宽松预期和债券到期收益率下行,国债指数、可转债指数一改前期低迷,上演反弹行情。面对悄然步入牛市的债券市场,后续行情如何演绎,无疑是大家最为关心的话题。而判断债市趋势,有一个比较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股债跷跷板效应。
通常可理解为当股市大幅下跌时,风险厌恶型的投资者将把资金从股市撤走流向债市,以求稳定收益。从而推动债券市场走强。此时选择债券投资将会获得较为可观的收益。而当股市出现上涨时,债市中的资金又会重新流回股市,以博取高额收益,由于资金的缺失,债券市场就开始走弱。
相对而言,在经济处在衰退期,两者跷跷板效应较为明显。如2008年下半年,GDP和CPI双双处于下降通道,债市大涨,而股市仍然跌跌不休。不过从历史来看,跷跷板效应也不是绝对的。譬如2011年前三个季度就是股债双杀。当然即便是在股债双杀之时,也有债券品种表现出色,如兼备“股性”和“债性”的可转债。
当前债券投资发展铮铮向荣的背后,也会多少存在着某些问题,当然这与我国本身证券市场发展还不健全不无关系。虽然各方一直在积极寻找并推动解决市场割裂的办法,但整体进程仍然较为缓慢,究其原因可能还是交易所债券市场容量有限,与不断扩容壮大的股市相比,并不能引起一些大资金机构的兴趣。但从另一方面也说明,由于资金参与力度小,相对的投机成分就少,这样风险也完全能维持在可控范围之内。比较吸引追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
相信在未来,“小清新式”的债券投资,随着自身的规模的不断扩大,能引发市场与投资者越来越多的关注!
参 考 文 献
【1】周小川《继续发展中国债券资本市场》2011-08
【2】高坚《中国债券资本市场》经济科学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6月1日)
【3】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市场基础知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2-01
【4】高坚、杨念: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的制度问题和方法研究。《财经科学》2007/12 总237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