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目录………………………………………………………………………2
摘要………………………………………………………………………3
当前中小企业会计舞弊现状
为融通资金而实施会计舞弊
为获得特定资质实施会计舞弊
为政府特定监管要求实施会计舞弊
为谋求企业的政治形象和市场形象而实施会计舞弊
中小企业财务舞弊产生缘由
经济利益诱惑
财务管理模式混乱
外部监管不到位
行业自律意识淡薄
应对中小企业会计舞弊的可行性策略
完善会计财务信息共享制,提高会计信息同步一致性
增强内外监督检查力度,提高会计舞弊造假的惩治处罚
调动行业力量强化监管,营造健康的行业自律氛围
内 容 摘 要
摘要:我国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实力薄弱、资金不充足等原因,在市场动作中应变能力较差,因而迫切需要加强经营管理理念。中小企业可充分利用自身内部环境适应外环境,增强风险意识,建立财务核心指标来管理企业财务状况,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防止财务舞弊的发生,以充分实现企业目标。
财务舞弊是用财务欺诈等违法违规手段,给舞弊人带来经济利益,而最终导致他人受到伤害或遭受损失的故意行为,其主要表现形式为:伪造、变造会计记录或凭证,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记录虚假的交易,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故意违反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财务报告等。
中小企业财务舞弊现象的分析与解决
当前中小企业会计舞弊现状
近几年来,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不容乐观,不仅会计基础薄弱、现金管理混乱,而且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成果产生消极影响。中小企业的会计舞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为融通资金而实施会计舞弊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初步建立了较为独立、渠道多元的融资体系,但是,融资难、担保难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突出的问题。从会计舞弊的角度 来看,主要 通过增大收入、减少成本 达到虚增利润,目的是制造假象让债权人感觉企业发展前景可观、财务风险不高,值得融通资金。
(二):为获得特定资质实施会计舞弊
有的企业为了获得某种特定资质,故意提供虚假的会计资料,有的是多计收入,展示自己的销售能力;有的是虚构固定资产和注册资本,展示自己的生产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有的为了掩盖自己的大量借款,将其转为资本公积等 ,这些行为都是为了通过会计舞弊获得某种特定资质,从而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
(三):为政府特定监管要求实施会计舞弊
对不同行业、不同产业的企业 我国相应制定了许多税收优惠政策,有的中小企业钻政策的空子,通过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而达到政府特定要求 的会计舞弊。
(四):为谋求企业的政治形象和市场形象而实施会计舞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呈多元化,一些中小企业在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不仅追求经济利益,同时也开始注意无形资产的积累 ,注重荣誉观,追逐名度。采用会计信息舞弊来掩饰自身的缺陷,使企业在评比、升级、验收、检查 、宣传、取得某种资质或信誉等过程中获得主动或有利位置。
中小企业财务舞弊产生缘由
(一)经济利益诱惑
中小企业常希望通过企业内部财务会计工作,让企业能够不断降低成本从而实现更大的利润,所以往往面对高额利益选择铤而走险,不仅会挖空心思寻找体制机制的漏洞,还常借助政策要求大打擦边球,利用更多的会计舞弊行为提升业绩与逃税避税,往往采取各种手段,随心所欲地编造 虚假会计数字,达到维护其局部各利益的目的。
( 二)财务管理模式混乱
中小企业普遍具有规模小、结构简单、经营决策权力集中等特点,不能与大企业在管理体制、人员配置和资金运作等方面相提并论。很多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首先就无正确的法律意识,对于财务业务的关联不加重视,岗位权责不够明晰,并没有建立有效管理制度。企业领导者常会左右企业内部的财务会计处理决策与过程。也有企业面对企业财务管理需要,并没有严格配置专职会计,而常用兼职或代理会计,导致众多企业单据管理不到位,很多账目存在造假抹平的过程。
(三)外部监督不到位
对于加强企业财付良性运作的国家政策或行业标准而言,对中小企业的财务舞弊管理才存在着诸多不合理不完善之处。很多企业之间并没有良好的会计信息互通共享机制,这给了企业伺机造假随意报表的可有。同时,一些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单位并没有加强实际审查管理,而仅维护程序的合理性,无疑为企业会计账目的表面造假提供了更大的理由。企业在出现问题后,接受的监管处罚对企业铤而走险得到利益相比较小,企业愿意接受处罚去进行更多的违规造假行为。
( 四)行业自律意识淡薄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其财务会计数据既要经过内部人员核算,还要依靠会计师事务所等各专业组织开展审核鉴证工作,因此无论是行业协会还是中介组织机构都存在自律意识淡化的问题,影响到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当前在会计行业中,大量从业人员并没有真材实料的会计从业经历,其资格证书的考试就存在含金量较低的问题,而且在学习中不注重掌握不断更新的会计准则或相关法律。进入企业后,所接受的继续教育也多数应付了事,素质难以提高,因而存在大量的被动或主动舞弊。对于中介服务机构而言,为规避风险对相关企业的会计信息鉴证审查也停留在表面形式,甚至有与被查企业之间的利益往来,导致舞弊信息不能及时披露,造成行业中的乱象横生
三、应对中小企业会计舞弊的解决方法
中小企业会计舞弊的问题解决,离不开宏观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离不开现代企业制度的健全完善,也离不开微观方面的企业财务改革动作
完善会计财务信息共享制,提高会计信息同步一致性
日益先进的现代科技让会计财务信息共享具有了更大的便利性,电算化的发展控索将布尔什确保企业的会计信息不被泄露,同时可以最大程度整合会计信息中小企业可以借助有效的会计财务信息平台,掌握与税务、金融、工商、财政及其他部门之间的对等信息,利用更加公平开放的信息共享与交换来保障会计信息的高保真性,阻隔会计舞弊的形成渠道,促进企业的财务活动依法合规
增强内外监督检查力度,提高会计舞弊造假的惩治处 罚
可由财政部门组织,牵头各经济金融管理机构,开展更严肃性的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法律法规制度监督检查,对不合规不合法的企业制度进行清理。科学合理地设计行政审批、工商注册、信贷审查及税制改革制度,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的来源清白、方式正当、范围合理及审核规范,不断提高财务会计信息的科学规范性。行业与市场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财务质量抽查,增强监督处理力度,一经发现舞弊就严肃处理涉案企业,不仅要重罚,还要勒令慑力,无上限提升企业财务舞弊成本,有效遏制中小企业的不良行为
(三)调动行业力量强化监管,营造健康的行业自律氛围
中小企业应该重视对会计财务工作的监管 。重视加强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开展上岗资格清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全员要进行清退,提供经典案例,增强行业内的人员对违法违规的危害认识。督促相关监管部门加强对行业法规的研究制定,同时要加大力度梳理相关法规的落实情况。完善制度建设,对于其中不合时宜的制度规定等进行整改或废除。提高企业内部专业财务会计人员的准入限度,保障基础的财会管理体系,强化监管力度与执行水平,让更多的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成为规范化法制化的试点与示范区,不断提升中小企业、金融行业、经济市场及至国家发展而言都是相当严重的经济财务危害,必须采取高压态势来杜绝和消除。全社会要保持高度的认识,充分发挥各主体的积极作用,完善国家政策,健全行业制度,提升内外监管,打造自律氛围,促进中小企业的财务舞弊现象的根治,真正为市场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更强力的基础。
参 考 文 献
[1]王竹玲。中小企业财务风险[J]财会通讯(理财),2008,7
[2]邱启录。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8,7
[3]李若山,企业无别有反舞弊的国际理论探析,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7
[4]施雷,中小企业会计造假的成因也治理措施,边缰经济与文化,2006(1)
[5]孙建甫 ,论防治会计舞弊的对策,财经纵横2007(5)
[6]姜玫。中小企业财务舞弊的成因与防范策略[J],发展,2013(8):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