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内容摘要
正文
内 容 摘 要
部门业绩的财务评价作为企业管理活动的一部分,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报酬激励计划中加入财务评价指标对提高公司各部门和各员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有着重要意义。
随着当今市场经济特别是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实践表明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环节,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商业环境中,管理者所面临的工作之一就是要对企业中的各个系统及个体表现做出评价,保证各部分运转正常。公司所有者对经营者约束的主要途径之一便是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业绩考评机制,加强对执行经理的考核。这正是公司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在我国欣欣向荣的原因。
企业的管理者需要理解导致高组织绩效的原因。近年来许多公司的经理报酬水平呈现指数化增长,如TCL的李东升董事长年薪200多万,而公司业绩却很不理想,引起了人民对经理报酬机制的深入思考。相应地,公司也开始检查经理的报酬与公司绩效的联系。如果两者的相关性较强,比如一个获得高报酬的企业经理,能支持公司股票价的不断上扬,没有人会质疑经理报酬增长过快,但是如果公司业绩与经理报酬的相关性很小,甚至不存在的话,情形就大不一样了。评价经理业绩的标杆,就当前而言,主要是公司现时财务业绩,将经理报酬和公司绩效联系在一起的传统方法是应用财务会计指标体系。因此,必须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绩效财务评价系统作为一种管理控制手段,让财务评价体系对提高部门业绩起引导作用,对公司的经营活动情况做出判断和衡量。
正 文
业绩财务评价的基本程序
业绩财务评价系统的基本运行程序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一是公司的管理层必须制订一下明确的公司战略,有长远的战略目标;二是根据企业组织架构的特点来确定部门业绩评价的对象;三是寻找并设定合适的公司业绩评价指标;四是编制预算标准;五是通过日常的管理报告来收集信息;六是编制业绩评价报告,分析并得出评价结论。
业绩财务评价与战略目标的制订
绩效管理已成为全球化的趋势,国际上著名的大公司几乎无一例外地实施了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绩效管理的起点和基础是绩效合约,它是员工与其主管之间确定的,在一定时间内实现某些具体目标,并就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书面协议。在给员工进行评估之前,合理地做法是主管与员工必须就员工在评估期内应该完成什么工作和达到怎么样的绩效才算完成任务进行探讨并形成一致,一道分析为完成那些目标可能遇到的障碍和困难,需要公司、主管提供的帮助和支持,并一起制订完成目标的行动计划。强调主管与员工一起制订绩效合约的目的是要把员工被动接受任务的状态改变为员工主动地为自己设计目标,使员工更清楚自己的工作目标,更明确主管的期望,从而产生更大的工作动力。现代企业地财务部门需要比以往更为主动地参加到这个过程中,和公司管理层有效地沟通,充分了解其战略意图,为战略目标地确定提供决策支持,让财务评价体系在提高部门业绩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部门业绩的财务评价标准体系的建立
企业价值是企业适应市场环境、获利能力和竞争优势持续时间地综合表现。这其中包括两部分的工作:一是采用合适的公司业绩评价指标;二是选择恰当的预算控制标准。
业绩财务评价指标是对公司在某一方面标转的一种说明,通常把它分为两类:一是财务指标,二类是非财务指标。财务指标在整个业绩评价体系中占有时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们不但可以和公司的长期目标相衔接,而且通常是公司的股东们最为关心地事。在实践中,人们常用的财务指标主要有:利润指标、投资报酬率、销售收入、现金流量以及各种财务比率,反映公司经营能力的固定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反映获利能力地销售利润率、资本报酬率、毛利率,反映公司资本结构的负债/权益比率等等。但是用财务指标来衡量业绩存在有很大的不足。因此,近几年来人们开始关注非财务指标种类繁多,如缺勤率、生产率、市场地位、质量水平和客户满意率等等。每家公司都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计合格的非财务指标来弥补财物指标的不足。重视非财务指标在业绩评价中的应用是业绩管理地一个发展方向。
预算控制标准是部门考核地依据,通过为各部门或分公司编制预算来引导部门管理人员地行为并作为评价其业绩地标准。财务部门需要协助其他部门预算或分公司预算中的财务部分能同公司的财务预算相吻合,并就非财务的控制标准地建立提供支持。
部门业绩与财务评价报告
评价需要信息,一般而言,财务评价就是通过收集和选取与决策相关地各项财务信息,并运用一定地分析方法进行信息加工,借以评估企业地经营业绩与财务状况。因此,在得出评价结论之前,财务部门要收集和整理公司各方面地信息资料。这个工作主要是通过公司内部地管理信息系统,以日常报告地形式来完成的。在收集到足够多的信息后,就可以开始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结合公司业已制定地战略计划、年度预算、资本预算及公司的外部环境的变化等来编制评价报告。
业绩财务评价报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公司的各部门或分公司及其经理人员的评价报告;一类是对公司总体业绩水平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报告在实务中通常是由一个小组集体来完成的,小组的成员来自于公司的各部门。或部门、分公司的评价报告包括以下内容:被评价单位的基本状况;预算期内对经营环境的基本假设;实际经营环境的变化机器对被评价单位所带来的影响;各项指标及预算的完成情况;对实际的结果和指标数作比较,找出差别并对差别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对经理人员的能力、素质和工作努力程度作综合分析评价,结合以上两点对差异作出判断提出经营活动的改进意见,根据公司情况,提出调整或改进的建议。
五、企业进行绩效管理的意义
(一)、更好地进行资产的管理。
(二)、增强提供顾客价值的能力。
(三)、对组织名誉的影响。
综上所述,财务部门的财务评价由于其在公司组织架构中所处的位置,再提高部门业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展望未来,要真正让业绩财务评价系统不仅成为办公室里的一堆无聊的文件,而是让其真正成为一个高效的管理控制系统,让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目前,很多公司已清楚地认识到,在报酬激励计划中财务评价指标对提高公司各部门和各员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意义非凡;对提高公司的长期效益意义深远。
部门业绩与财务评价报告
评价需要信息,一般而言,财务评价就是通过收集和选取与决策相关的各项财务信息,并运用一定的分析方法进行信息加工,借以评估企业地经营业绩与财务状况。因此,在得出评论之前,财务部门要收集和整理公司各方面的信息资料。这个工作主要是通过公司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以日常报告的形式来完成的。在收集到足够多的信息后,就可以开始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结合公司业已制定的战略计划、年度预算、资本预算及公司的外部环境的变化等来编制评价报告。
参 考 文 献
网络搜索的《浅议部门业绩财务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