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论财务的职能
答辩问题
问题1、盈利,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有哪些?
答:1、盈利能力的指标有如下几点:
(1)销售利润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概括企业全部经营成果,比率越大盈利能力越强。
(2)资产利润率=净利润/总资产*100%=(净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收入/总资产)=销售利润率*总资产周转次数比率越大盈利能力越强。
(3)权益净利率=净利润/股东权益*100%概括企业全部经营业绩和财务业绩,比率越大盈利能力越强。
2、偿债能力的指标有如下几点: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表示每1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还的保证。它反映公司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保障程度。
公式: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
如果某一公司虽然流动比率很高,但其存货规模大,周转速度慢,有可能造成存货变现能力弱,变现价值低,那么,该公司的实际短期偿债能力就要比指标反映的弱。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表示每1元流动负债有多少速动资产作为偿还的保证,进一步反映流动负债的保障程度。
公式: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存货净额)÷流动负债合计
如果某公司速动比率虽然很高,但应收帐款周转速度慢,且它与其他应收款的规模大,变现能力差,那么该公司较为真实的短期偿债能力要比该指标反映的差。
由于预付帐款、待摊费用、其他流动资产等指标的变现能力差或无法变现,所以,如果这些指标规模过大,那么在运用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分析公司短期偿债能力时,还应扣除这些项目的影响。
(3)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表示每1元流动负债有多少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作为偿还的保证,反映公司可用现金及变现方式清偿流动负债的能力。
公式:现金比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流动负债合计
(4)资本周转率
资本周转率,表示可变现的流动资产与长期负债的比例,反映公司清偿长期债务的能力。
公式:资本周转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长期负债合计
一般情况下,该指标值越大,表明公司近期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的安全性越好。
(5)清算价值比率
清算价值比率,表示企业有形资产与负债的比例,反映公司清偿全部债务的能力。
公式:清算价值比率=(资产总计-无形及递延资产合计)÷负债合计
一般情况下,该指标值越大,表明公司的综合偿债能力越强。
(6)利息支付倍数
利息支付倍数,表示息税前收益对利息费用的倍数,反映公司负债经营的财务风险程度。
公式:利息支付倍数=(利润总额+财务费用)÷财务费用
一般情况下,该指标值越大,表明公司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越强,
问题2、利得与收入;损失与费用的区别?
答:1、利得与收入的区别: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劳务收入、利息收入、使用费收入、租金收入、股利收入等,但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利得,是指企业在非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利得一定会影响到所有者权益,但不一定会影响当期损益。利得最终是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但它的计入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直接计入直接影响资本公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
利得分两类:一类是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如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超过账面价值;二类是计入利润的利得(计入营业外收入):如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处置无形资产净收益、罚款收入、接受捐赠、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利得等。
2、损失与费用的区别: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损失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呆账损失,坏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及其他损失等。
主要区别:1)费用构成商品价值;损失不是商品价值中的一部分。2)费用是消耗成本,可以从商品中收回;损失是沉没成本,永远不能收回。3)费用是正常生产经营的必然产物;损失是例外。4)费用与损失的会计处理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