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如何加强企业资金运营管理
答辩问题
问题1、评价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有哪些?
答:评价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1)流动资产营运能力
能够体现流动资产周转变化情况的指标主要有三个,它们分别是: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与流动资产周转率。
第一,应收账款周转率也叫做收帐比率,说的是在一定期间段内,一定数量的应收账款资金循环一次所需要的天数或循环周转的次数,它所反映出来的是企业应收账款由负债转变成为所有者权益的转变速度的快慢以及企业管理效率的高低。
第二,存货周转率的定义是在一定时间段内,一定数量的企业存货所占用的资金,循环一次所要用的天数或循环周转的次数。存货周转率能够反应企业存货资金与其周转所完成的销货成本之间的比率,能够衡量企业所拥有的存货是否超标和企业销售能力大小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时,存货周转率也是用来分析和研究企业流动资产效率的一项重要依据。
第三,流动资产周转率的概念是,在一定时间段内,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也就是销售收入比上流动资产平均总额得到的比值,流动资产比率也能够用来评价企业的资产利用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所体现出来的是企业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是选取企业全部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流动资产来对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进行分析,能够用来深度剖析影响企业资产质量的因素。
(2)固定资产营运能力
固定资产周转率的概念是指企业年销售收入净额比上固定资产平均净值的比值。固定资产周转率,是通过研究分析企业固定资产的周转情况,进而对企业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进行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果一家企业的固定资产周转率越高的话,我们就可以说这家企业固定资产使用的非常好利用的非常充分,这家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投资管理非常的合理得当。当企业固定资产的结构合理,那么就能够充分发挥固定资产在企业生产当中起到的作用。同理,反过来说,如果一家企业的固定资产周转率不是特别高,那么就意味着这家企业的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也不高,不能够提供过多的生产成果,那么这家企业的营运能力就不强。在我们使用固定资产周转率这一指标对企业进行评价时,由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会出现突然减少的情况,购买重置固定资产会出现固定资产突然增加的情况,这些在我们分析一家企业的固定资产周转率时都要将其考虑进去。
(3)总资产营运能力
总资产营运能力,主要是指企业使用或投入的全部企业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所获得的全部产出的能力。反映总资产营运能力的指标一共有三项,他们分别是:总资产产值率、总资产收入率和总资产周转率。
问题2、如何预测企业的营运资金需求?
答:资金需要量预测可以分为定性与定量两种,前者主要依靠个人经验判断和分析能力, 对未来资金状况和需要量做出预测,这里主要关注定量方法。资金需求预测的定量方法主要有销售百分比法、资金习性法、回归分析法,这些方法的共性就在于将资金需求量与销售收入或者业务量相联系。 2010 年2 月 12 日我国银监会发布《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1 号——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该《办法》将影响借款人流动资金需求量的主要因素归结为现金、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等。 在实际测算中,银监会提出的借款人经营活动流动资金需求预测参考公式如下:
借款人营运资金需求综合计算公式营运资金需求量=上年度销售收入×(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金周转次数
其中: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预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预收账款余额;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预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预付账款余额;应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应付账款余额
上述计算公式的假定是企业处于理想的最佳运转状态,即企业经营活动流动资金的需求量=企业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预收账款),流动资金周转次数=360÷(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预付账款周转天数-预收账款周数)。 不难看出,这种方法下的资金需求预测是在综合了企业采购、生产、营销各个阶段影响后的最终结果,并不能如实刻画实际流转过程中经营性资产和自发性经营负债的对应关系,从而掩盖了经营流转过程中各阶段的资金需求。 而在企业的整条生产链中,任何一个环节流通的堵塞都可能影响公司正常的现金流转。 因此,在营运资金需求的方法选择上,需要以营运资金按渠道分类理论为依据,对上述资金需求模型进行修正用以预测经营活动营运资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