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浅析我国巨灾保险体系的构建

浅析我国巨灾保险体系的构建
上传会员: panmeimei
提交日期: 2023-11-17 10:26:20
文档分类: 保险学
浏览次数: 1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浅析我国巨灾保险体系的构建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免费文档不需要积分。
文档介绍: 需要原文档可注册成本站会员免费下载。
文档字数: 5661
目 录
一、我国巨灾保险体系的现状
二、我国尚未建立巨灾保险体系的原因分析
三、构建我国巨灾保险体系的路径
内 容 摘 要
巨灾风险指对因发生地震、飓风、海啸、洪水等自然灾害,可能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和严重人员伤亡的风险。中国是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巨灾风险是我国很大的隐患。仅2008年,就发生了1月份的南方雪灾和“5·12”举世震惊的大地震。由于目前中国的巨灾保险制度尚未建立,巨灾损失只能由政府和社会来承担,所以推动中国巨灾保险制度建设、增强中国应对巨灾风险的能力,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就我国应该如何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尽可能减少和预防自然灾害给老百姓和带来的财产风险等进行探讨。
关键词:巨灾风险 巨灾保险体系 巨灾保险体系的构建
浅析我国巨灾保险体系的构建
中国是世界上巨灾特别严重的国家,1998年的特大洪灾,“5·12”四川汶川突发的这场强烈地震等等,这些巨大灾难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如1998年发生特大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484亿元,而保险业共支付水灾赔款33.5亿元,仅占1.4%左右;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但获得来自保险业的赔付仅有18.06亿元,这意味着我国巨灾保障体系非常薄弱,保险在巨灾风险管理中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保险赔付占我国自然灾害损失的比重还是很低,再保险赔付更少,相就的保险赔款为100亿元左右,占灾害损失的比例不到5%,远低于36%的全球平均水平,所以如何建立和完善政府与商业保险的巨灾保险制度,是我国保险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巨灾保险体系的现状
巨灾保险体系是发挥商业保险公司在巨灾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辅助的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层次、多支柱的巨灾保险及风险处置体系,以实现多方共担风险。目前,我国巨灾保险体系的现状主要为:
(一)我国巨灾保险存在的问题   1.投保率低,保险覆盖面积小。   由于人们的保险意识还比较薄弱,而且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所以参保的个人和企业较少,这就导致投保率低,保险覆盖面积小。   2.从保险产品的角度看。   对于寿险的意外险而言,未将因地震引发的保险事故列入除外责任条款,所以赔付情况较好,而对于财产险的家财险和企财险产品,并不包含地震责任,少数特约的地震险往往是以主要合同的附加险形式出现,且收费较高。而且,针对巨灾风险的农业保险也处于不断萎缩的状态。   3.巨灾风险有效承保能力严重不足,巨灾损失理赔额偏低   我国巨灾风险处置的现状是巨灾风险有效承保能力严重不足,商业保险还没有成为自然灾害风险补偿的重要手段,重大自然灾害中保险赔付率低,仅有少部分灾害事故损失能够通过保险获得补偿。如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 111亿元,保险业已给付赔款约50亿元,保险赔款占损失金额的4.5%;汶川地震截至6月28日,导致四川省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 000亿元人民币,截至7月12日,保险公司已赔付保险金3.86亿元,预付保险金1.16亿元,保险赔款仅占损失金额的0.5‰。   (二)导致巨灾保险体系难以有效建立的原因   1.缺乏支持  目前我国公民巨灾保险意识普遍较弱,强制性的保险法律制度也相对薄弱,使巨灾保险在推进过程中缺乏法律支持。从国际巨灾保险的成功经验看,为了确保巨灾保险的覆盖面,包括美国、日本等一些国家和地区都采用了一定程度的法律强制性保险制度,而我国目前尚缺乏相应的法规。   2.缺乏经营技术和水平   经营巨灾保险涉及地质、地理、气象、土木工程等多学科的专业技术知识,技术门槛和投入成本相对较高。目前,我国保险公司对培训巨灾保险专业技术人才的投入力度还比较欠缺,保险公司无法对地震、风暴、洪水、冰雪等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相对准确的衡量和把握,致使保险公司无法开发、设计出种类丰富的巨灾保险产品,对经营巨灾保险业务采取谨慎保守的态度。   3.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应对巨灾事故的保险制度,应对巨灾风险的职能机构分散,相互间的沟通协调存在很大障碍,且保险公司巨灾风险责任没有与一般风险责任加以区分,对保险费率的厘定未考虑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政府对巨灾保险的保费连同其他保费一起征收营业税与所得税,巨灾保险管理缺乏有效的政策保障和积累制度。再保险制度也还未完善,仅靠其自身的偿还能力根本无法解决巨灾保险的问题。  
二、我国尚未建立巨灾保险体系的原因分析
 (一)缺乏支持    目前我国公民巨灾保险意识普遍较弱,强制性的保险法律制度也相对薄弱,使巨灾保险在推进过程中缺乏法律支持。从国际巨灾保险的成功经验看,为了确保巨灾保险的覆盖面,包括美国、日本等一些国家和地区都采用了一定程度的法律强制性保险制度,而我国目前尚缺乏相应的法规。   (二)缺乏经营技术和水平   经营巨灾保险涉及地质、地理、气象、土木工程等多学科的专业技术知识,技术门槛和投入成本相对较高。目前,我国保险公司对培训巨灾保险专业技术人才的投入力度还比较欠缺,保险公司的经营技术、服务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经营巨灾保险的需要,这就直接导致目前国内的巨灾保险存在产品少、保障面窄、保障程度低等诸多问题,加之保险公司无法对地震、风暴、洪水、冰雪等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相对准确的衡量和把握,致使保险公司无法开发、设计出种类丰富的巨灾保险产品,对经营巨灾保险业务采取谨慎保守的态度。   (三)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应对巨灾事故的保险制度,应对巨灾风险的职能机构分散,相互间的沟通协调存在很大障碍,且保险公司巨灾风险责任没有与一般风险责任加以区分,对保险费率的厘定未考虑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政府对巨灾保险的保费连同其他保费一起征收营业税与所得税,巨灾保险管理缺乏有效的政策保障和积累制度。再保险制度也还未完善,仅靠其自身的偿还能力根本无法解决巨灾保险的问题。   
 
三、构建我国巨灾保险体系的路径
中国的自然灾害损失基本上在政府和受灾者间分摊,其中政府在制度上扮演了风险第一承担者的角色。目前亟需建立由政府、商业保险机构和行业互助组织共同参与的巨灾保险体系
(一)灾前预防机制   1.从政府的角度   目前,我国每当巨灾发生后,政府都成为了风险第一承担者,但这并不有利于政府资源的有效利用。所以政府应协调各方力量,合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建立和完善巨灾保险制度。   (1)设立国家地震及巨灾保险制度,制定一部有关巨灾保险的法律、行政法规或部门规章,从而确立巨灾保险的政策性地位,明确巨灾保险的政策性保险地位和巨灾保险的强制性,规定各商业性保险公司把地震、洪水、冰雪、台风等列为综合性保险的承保责任。同时,国家应对巨灾保险的保费收入免征营业税和所得税。   (2)建立一套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公众参与地震保险。比如对地震保险保费提供适当的财政补贴,对地震保险保费提供税前扣除优惠,对采取抗震防灾的保险标的提供费率折扣,对申请国家财政信贷支持的项目可考虑要求投保地震保险等。   (3)加大科技投入,整合地震、地质、水利、海洋等各方面力量,研究各种自然灾害之间的联系及巨灾分布与发生条件,提高巨灾监测、预测、预报水平;开展全国巨灾风险调查,进行风险评估;建立并不断完善巨灾预警、防御体系。   2.从保险公司的角度   因为保险公司在核保、核赔、定价等方面的技术优势无疑能为巨灾风险管理提供更好的技术保障,所以建立巨灾风险管理机制需要商业保险公司的大力参与。   (1)大力开发关于巨灾风险的保险产品,比如寿险可以开发重大自然灾害意外伤害保险产品;财产险可以开发专门针对巨灾风险的巨灾保险产品。   (2)对于不同的险种可采用不同的运作模式。例如:家庭财产巨灾保险可以采用以政府统筹为主、商业保险为辅的政策性保险模式,由政府对居民家庭财产提供基本的保险保障,对于超过基本保障额度以上的家庭财产保险可由商业保险提供,政府可对购买巨灾商业保险的居民进行补贴;企业财产巨灾保险可以采用以商业保险为主、政府间接参与的模式。   (3)从承保方面来说,可以采用地理承保方式,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保险标的进行风险评估和损失分析,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保险业的偿付能力以及巨灾的出险频率、损失程度来厘定承保条件和费率。比如,制定一个基础费率,以基础为前提,根据灾害频发的地区和发生频率来调整费率。具体到地震险的保险费率可根据房屋的抗震水平差别对待,不同的抗震标准享受不同的保费优惠政策,从而加强当地的防震措施。总之,可以选择一个或者几个巨灾风险在经济发达地区先行试点,慢慢积累经验。   (4)从理赔角度来说,应做好一些基础性的技术工作,比如建立巨灾损失模型,有了这些信息资料后,就可以制定更的理赔标准。对于巨灾保险来说,在出险后,还应灵活运用理赔标准,必要时可以采取通融赔付。   (5)保险公司可以将巨灾准备金列入成本进行核算,从而便于形成积累和公司财务状况的长期稳定。   (6)建立巨灾共保体。单独一家商业保险公司是无法抵御巨灾损失的,所以保险公司应联合起来,组成巨灾共保体,共同承担巨灾风险。当然,共保体的经营需要政府的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并且必须在国际市场购买商业再保险。   3.从再保险的角度  再保险既要履行社会管理职能,更要发挥向全球分散风险的制度和技术优势。再保险作为保险的保险,是一个国家保险业水平的标志。   应建立巨灾保险的再保险体系, 利用再保险扩大巨灾保险计划的承保能力。再保险的基本功能是保险公司出于控制损失、稳定业务经营、扩大承保能力、增加业务量、有利于改善经营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种保险机制。积极培育发展国内再保险公司,大力培育专业再保险经纪公司,活跃再保险市场。同时,应进一步开放我国保险市场,引进资金实力雄厚、业务技术精湛、经营经验丰富的国际知名再保险公司和组织,构建商业再保险和国家再保险相结合的、多层级的地震风险分担机制。这种分担机制包括国内保险业承保地震风险,向商业再保险公司分保,由国内外商业再保险公司作为再保险主体;对于超过再保险公司承保能力以上的部分,由政府管理的地震风险基金提供再保险。   4.巨灾债券  发行巨灾债券,分散保险在市场上的风险。巨灾债券是一种场外交易的债权衍生品,是保险公司或者再保险公司通过直接发行公司债券、利用债券市场来分散风险的风险证券化形式。通过巨灾债券可将巨灾风险转移给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增强社会危机处理能力,增强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   5.巨灾风险基金   建立巨灾风险基金。其资金来源可以从四条渠道筹集:一是通过国家财政,每年按照当年GDP的一定比例直接拨付,此项拨付应该优于其他需要;二是商业保险公司,从每年收取的保费中按一定比例提取,提取的部分可以参照保险保障基金的方法进行管理;三是利用财政拨付和从保险公司提取的资金进行投资,以促进资金的保值增值,该部分资金的投资宜集中于低风险甚至无风险的领域,诸如国债、债券以及其他低风险的金融衍生产品;四是国家可以利用财税杠杆,实施减税政策,降低现行保险公司的营业税税率或者对巨灾险部分不征或减征营业税。   (二)灾后救助的补充形式   建立社会救助制度,当发生巨灾风险时,充分利用社会救济途径募集资金,用于灾民安置、灾后重建等。社会救助有两种途径为灾区筹集救助资金:   1.企业、事业单位、各种社会团体、组织、个人通过自愿的方式向灾区民众进行捐款,这应该是社会救济的主要方式。   2.可以发行赈灾福利彩票,将所募集资金捐献给灾区。   社会救济制度的建立一方面可以增强社会主体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也是建立巨灾保险体系时不可忽视的社会救济的力量。   巨灾来临,遭受损失的主要是公民个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以及社会团体和企业的财产。而这些受灾群体又恰好是投保主体,因而巨灾保险体系的健康运行也对投保主体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提高公民个人及企事业团体对巨灾的认识以及发生自然灾害后所产生的严重后果,从而增强其投保意识;在投保时,应向保险人如实告知、提供保险标的的相关资料;在平时应提高管理水平,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在发生风险时,投保人应主动、积极地进行恰当、正确的自救,争取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综上所述,我国巨灾保险体系应是一个由多主体参与、多层次立体化的结构。从某种意义上讲,巨灾保险体系能否顺利开展建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政府的合作是否有效。对保险公司而言,在推进巨灾保险制度建设过程中,巨灾峰值风险能否有效分散转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主导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安排和市场推介力度。或者说,巨灾保险的推出不仅是面向市场的,也是面向政府的。但政府主导和参与推介的力度不是孤立的,也离不开保险公司的推动和具体方案的提出。这是一种双向的互动选择,实际上为保险公司强化品牌形象、增强社会影响力和掌握行业主导权创造了大好机会。保险公司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基础上,需要综合权衡巨灾承保可能累积的风险与政府承担比例的组合,通过与政府的积极沟通,主动提供具体的巨灾保险实施方案,并以之为契机深化与政府机构的全面合作,构建政府支持的巨灾保险机制,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并将灾前风险防范和融资作为大灾之后恢复重建的重要手段和资金来源,积极研究推动建立符合国情的巨灾保险机制。 
参 考 文 献
 
1.杨宝华.政府在巨灾保险体系中的角色定位与作用机制[ J ].上海保险,2008,(2). 
2.李文富.我国巨灾风险保障机制运作模式探析[ J ].上海保险,2008,(3).  3.马莉.巨灾债券与巨灾保险风险分散[ J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8,(1).  4. 石颖.我国巨灾保险发展现状[ 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4).   5.2007年保险年鉴.  

参 考 文 献
1.李文富,《巨灾保险机制及其约束》,《中国人保》抗震救灾专题增刊2008年6月
2.周丽萍,《巨灾保险体系的再思考》,《中国人保》抗震救灾专题增刊2008年6月
3.《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革命意见》2006年6月
4.张志明,《保险公司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初探》,《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电子商务在保险中的应用 下一篇保险公司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