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内容摘要………………………………………………………………4
一、国内外审计理论界对审计风险的不同理解……………………5
(一)、美国注册会计师对审计准则和国际审计准则对于审计风险的定义……………………………………………………………………5
(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独立审计准则》中关于审计风险的定义………………………………………………………………………5
二、审计风险的特征以及三要素的分析……………………………6
(一)审计风险的基本特征…………………………………………6
1.审计风险的客观性………………………………………………6
2.审计风险的普遍性………………………………………………6
3.审计风险的潜在性………………………………………………6
4.审计风险的可控性………………………………………………6
(二)审计风险三要素的定义及分析……………………………6
1.固有风险分析…………………………………………………6
2.控制风险分析…………………………………………………7
3.检查风险分析…………………………………………………7
(1)接受客户的恰当性…………………………………………7
(2)审计方案的科学性…………………………………………8
(3)审计证据取得的适当性……………………………………9
(4)审计抽样的恰当性……………………………………………9
三、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9
(一)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形成的客观原因………………………9
1.会计信息失真……………………………………………………9
2.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和审计内容的广泛性………………………9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形成的主观原因……………………10
1.审计人员经验和能力的有限性………………………………10
2.审计人员工作责任心的状况…………………………………10
四、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10
(一)在具体执行审计程序中,要严格按照制定的审计程序实施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10
(二)提高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以强化风险意识………………10
1.转变审计人员的思想观念………………………………………11
2.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11
3.规范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11
4.培养审计人员的全局观…………………………………………11
5.培养审计人员的服务能力………………………………………11
(1)务实能力与应变能力…………………………………………11
(2)分析判断能力…………………………………………………11
(3)观察能力………………………………………………………11
(4)组织沟通能力…………………………………………………12
6.注册会计师要不断更新知识……………………………………12
(1)宽厚的经济基础知识…………………………………………12
(2)扎实的专业知识………………………………………………12
(3)法律知识………………………………………………………12
(4)外语……………………………………………………………12
(5)经济运用写作…………………………………………………12
(三)准确、全面地认识和把握新《会计法》对审计风险的影响…12
(四)引入风险管理的模式……………………………………………12
1.事前审计风险的评估………………………………………………12
2.事中审计风险的控制………………………………………………13
五、结论………………………………………………………………13
参考文献………………………………………………………………13
内 容 摘 要
在西方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大的经济危机使公众产生了对独立第三方来审计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的需求。在此之下,1933年《公司法》的施行强制要求上市公司必须聘请一家独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对他进行年度审计。而在中国证券市场的产生更多的是国家的一种政策行为而非市场自身产生,自然而然的相配套的也是在国家强制要求下,中国的上市公司、国有企业等才聘请作为中介机构的CPA对报表进行审计。中西方证券市场的起源的不同带来了CPA的起源的不同,导致了它们在业务、服务对象、服务质量及收费等等均存在明显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