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诉讼欺诈行为研究——以证据欺诈为视角

诉讼欺诈行为研究——以证据欺诈为视角
上传会员: panmeimei
提交日期: 2024-10-09 10:48:21
文档分类: 法学
浏览次数: 0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诉讼欺诈行为研究——以证据欺诈为视角 (需要:1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9232
目 录
内 容 摘 要2
一、诉讼欺诈概述3
(一)诉讼欺诈的含义3
(二)诉讼欺诈类型4
二、证据欺诈行为的特征4
(一)行为主体为当事人及当事人之外的其他人(可能是自然人也可能是单位)5
(二)行为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5
(三)行为客观方面表现为提供虚假证据5
(四)行为客体方面表现为当事人的私权利和司法公正6
二、证据欺诈行为的成因分析6
(一)证据欺诈行为违法成本较低,打击力度不大6
(二)行为人诚信缺失,是非道德观念不清7
(三)在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下,诉讼当事人处于主导地位7
三、预防和惩治证据欺诈行为的对策7
(一)完善处罚种类8
(二)将证据欺诈行为记入个人诚信不良记录9
(三)人民法院坚持案件公开开庭审理方式9
(四)认真落实证人出庭作证制度10
(五)严格执法,依法追究证据欺诈行为人的法律责任11
四、关于我国刑法设立诉讼欺诈罪的立法建议11
(一)本罪的概念12
(二)本罪的特征12
参 考 文 献13


内 容 摘 要
诉讼欺诈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但目前我国现行刑法对于诉讼欺诈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在司法实践中对同一行为处理结果差别悬殊。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立法上对于该行为没有统一明确的规定,刑法理论上对该行为的定性问题争论颇大所致。对于诉讼欺诈行为,不宜按诈骗罪定罪处罚。对于诉讼欺诈犯罪过程中所实施触犯现行刑法的行为,依法定罪处罚,对于刑法没有规定的部分应按无罪处理。我国刑法应单独设立“诉讼欺诈罪”。
关键词:诉讼欺诈 定性论争 定性分析 立法建议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论盗窃罪 下一篇家庭暴力的干预机制研究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