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合同欺诈问题研究 |
 |
上传会员: |
panmeimei |
提交日期: |
2023-10-13 21:14:54 |
文档分类: |
法学 |
浏览次数: |
6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合同欺诈问题研究 (需要: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23713
|
目 录
一、合同欺诈的定义、特征、构成要件及法律规定 二、从非典型案例分析合同欺诈 (一)传统常见的欺诈问题 (二)新发展起来的欺诈问题 三、并非构成欺诈的行为 (一)为人故意伪造文物出售或者明知是赝品而冒充真品出售,欺骗消费者,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应以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 (二)卖方认为自己拟售文物为真品而按真品的价格予以出售,事后经鉴定为赝品,对此行为应以民法的有关规定予以调整。 (三)交易双方由于受鉴赏能力或者条件的限制,对所交易的文物无法确认真伪,而事后经鉴定属赝品,或者出售者已明确告之所卖古玩可能是仿作,而买方自愿购买,事后鉴定属赝品的,应以行规行约调整。 四、欺诈与类似问题的对比,注意从民事欺诈到刑事诈骗的过度 (一)民事分清经济纠纷跟诈骗 (二)缔约过失责任 五、合同欺诈的法律后果 六、防止欺诈的对策 (一)内在的因素(二)外在的因素
内 容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用合同进行欺诈的案件越来越多,欺诈的目标越来越大,这种违法乃至犯罪行为,给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我国在严厉打击欺诈行为,积极维护社会经济安全的立法上作出了非常大的努力。例如:我国〈〈合同法〉〉第52条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合同无效。”〈〈合同法〉〉第54条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表示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消。”我国〈〈刑法〉〉分则第三章第八节扰乱公共秩序罪部分对诈骗罪有明确的规定。合同欺诈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单靠目前立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认真分析合同欺诈产生的个人、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原因,进行综合治理,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合同欺诈,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本文从民事法律关系中的非典型各例分析目前社会现状,从而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关 键 词] 合同 欺诈 合同欺诈 撤销权 诈骗罪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