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写作提纲…………………………………………………………………
内容摘要…………………………………………………………………
本论………………………………………………………………………
一、追溯古代“贪”字……………………………………………………
二、中国古代是如何反贪立法的………………………………………
三 中国古代惩治贪官的法律规定对我国廉政建设的一些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内 容 摘 要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两千七百多年前振兴齐国,成就霸业的“春秋第一相”管仲的千古名言,在管仲看来廉耻是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乱败亡亦无所不至。然而事实上养成廉洁这一品质却并非易事,作为廉洁的对立面,腐败问题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社会而生,它是自古以来就困扰着各朝代政权的一大顽症。纵观中国封建社会史,贪污腐败一直如影相随,贪官横行,腐败蔓延,成为导致政权覆灭的主要因素。一些较有作为的统治者往往吸取历史教训制定惩贪与倡廉的法律,如明太祖朱元璋就认识到“吏治之弊,莫过于贪墨”,更是制定了相当详备且酷烈的惩贪法律,虽然都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专制下的腐败问题,但是由此形成的反贪法律史料,在今天的反腐倡廉工作中却仍值得借鉴。我们反腐倡廉要借鉴古人但更要与时俱进,党和国家始终将反腐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多次提出要下大功夫,花大力气,抵制腐败现象,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对腐败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寻求根治腐败问题的方法,用改革和创新的思路解决现实中的腐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