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概况
制约内部审计的客观原因
一、内部审计多局限于传统审计业务,显示出在审计理念方面的落后。
二、农村合作金融尚未建立垂直、独立的内审体系,内审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
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内部审计人员配备不足。
四、农村信用社风险主动评估的理念较弱,各专业领域的制度建设不足和滞后。
面对市场风险企业迫切需要建立有效的监控体系,以保证资金安全、资产高效运行。
一、审计的垂直管理集经营与监督于一身,利用审计资源,保障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二、积极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与评价、服务的职能,推动内部审计的精细化管理。
(一)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内控管理。
(二)加大检查力度,提高制度执行意识。
(三)规范操作行为,落实逐级授权管理。
(四)加强现场监督检查,促进业务规范。
(五)实行承诺制度,增强责任意识。
(六)严格实行责任追究,杜绝违规案件发生。
三、促进内审创新,加强科技手段和信息技术的运用,建立完善非现场信息管理体系。
四、建立高素质内部审计队伍,坚持以审促质,提高审计质量。
(一)建立审计人员的准入和退出机制。
(二)培养和强化审计人员的职业意识。
(三)建立审计人员培训体系,提高其职业技能。
(四)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保障。
五、审计方式由传统严肃揭露式转为积极参与合作式的审计方式。
利用内部审计创造价值
内 容 摘 要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内部审计的客观现状,迫切需要企业建立有效的监控体系,有效防范和化解企业经营和管理的风险,以保证资金安全、资产高效运行,使企业经营活动有序地开展,实现企业既定的经营管理目标和利润。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内审工作的改革与创新,将是企业自我完善与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强化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又是健全企业内控管理机制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农村金融机构内审工作的现状、意义、作用等,提出目前内部审计工作改革、创新的迫切要求,促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内审工作,保证金融企业经营程序的活力与顺畅,为企业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提供了一个理论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