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摘 要2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回顾与展望3
第一章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里程3
1.1 初步建立阶段——传统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1951-1978)3
1.2 改革实践阶段——社会统筹阶段(1978-1991)3
1.3 探索实践阶段——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探索实践阶段4
第二章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4
2.1 机制转轨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资金缺口4
2.2历史欠账严重,个人账户“空账”运行规模大5
2.3养老金替代率过高且不一,不适应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5
2.4 养老保险体系中的“所有者缺失”和越位6
2.5 现行的退休制度不适合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6
2.6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层次缺失,覆盖范围小7
第三章 我国与国际养老保险制度的比较7
3.1养老保险模式与制度方面的比较8
3.2养老保险基金的比较8
3.3养老保险领取等方面的比较8
第四章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趋势及展望9
4.1扩大基金来源的渠道,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9
4.2积极发展企业年金计划即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9
4.3逐步做实个人账户,解决个人账户的“空账”问题。9
4.4建立农民工的养老保障体系。9
4.5全面推进多层次养老制度体系建设10
4.6扩大非缴费型和基本养老覆盖范围10
4.7重新界定政府在养老保险体制中的职能11
4.8建立城乡有别的养老保障模式11
参 考 文 献12
摘 要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从建国到现在经历了三个阶段,很好地为经济稳定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但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提早出现,及经济和社会环境的改变,我国现有的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现存在不少的问题亟待解决,诸如资金缺口、空帐运行、养老金替代率高且不一、养老保险制度覆盖率低等。政府可从重新确立政府职能、解决空帐问题、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多渠道补充养老保险基金等方面入手,研究解决我国现有的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总之,一个运行良好的养老保险制度关系到国家的稳定,是建立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历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空帐运行;养老保险制度覆盖率;养老金替代率;退休年龄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