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论“狂人”形象的现实意义

论“狂人”形象的现实意义
上传会员: panmeizi
提交日期: 2014-05-20 14:35:05
文档分类: 汉语言文学
浏览次数: 81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论“狂人”形象的现实意义 (需要:4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4812
目     录 
[摘 要]…………………………………………………………1
[关键词] ………………………………………………………1
狂人形象概说………………………………………………1
狂人形象的概念…………………………………………1
狂人形象的类型…………………………………………1
1.农民……………………………………………………………1
2.知识分子………………………………………………………1
二、狂人形象的社会根源………………………………………2
(一)狂人形象的时代背景……………………………………2
(二)狂人形象折射的社会现象………………………………2
三、狂人形象的价值意义………………………………………2
(一)狂人形象的历史价值………………………………………2
(二)狂人形象的现实意义………………………………………3
参  考 文 献……………………………………………………4



      论“狂人”形象的现实意义
                      一以鲁迅小说里的“狂人”形象为例   

 [摘 要] 鲁迅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生动深刻、让人回味、令人深思的农民和知识分子形象。对于当时的中国农民,鲁迅既看到了他们所遭受的苫难,也能洞察他们愚昧麻木的灵魂,至于知识分子,他的作品中有对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的同情,有对封建卫道士知识分子的讥讽,更多的是对那些在中国民主革命中仿徨探寻、苦闷求索出路的知识分子的感同身受。农民和知识分子这两类人物题材构成了鲁迅作品的主要内容,这两类人物中有几个行径脱离当时大众的人,他们就是鲁迅小说中的狂人,其中代表农民的狂人典型是《阿Q正传》中的阿Q,代表知识分子狂人典型的是《狂人日记》中的“狂人”。
[关键词] : 狂人形象 类型 社会根源 价值意义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论_诗经_中的爱情诗 下一篇论《阿Q正传》中的阿Q精神胜利法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