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一个英雄的悲喜人生——浅谈《西游记》中孙悟空艺术形象的塑造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12-21 14:10:33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30 |
下载次数: |
0
次 |
文档字数:5382 一个英雄的悲喜人生——浅谈《西游记》中孙悟空艺术形象的塑造 [摘 要] 吴承恩的《西游记》中,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是此书艺术魅力的主要源泉,也是中国小说史人物画廊里少数最具光彩最为成功的艺术形象之一。作为《西游记》中的第一主人公孙悟空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无穷的本领,具有鲜明的爱憎,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孙悟空的斗争艺术,凝结着古代人民丰富的斗争经验和卓越的智慧,至今对人们仍有着启发和教育意义。但孙悟空是一个悲喜共存的艺术形象。从孙悟空奇特怪僻的外貌、轻松幽默的语言动作、对自由生活的热切向往来看,这都是他“喜剧”性的一面。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也正是他的这些特别突出的“喜剧”性因素才一步步导致了他的“悲剧”性因素的出现。他为了追求自身所需求的自由生活价值而大闹天宫,结果被如来佛祖压于五行山下500年。山中岁月容易过,世上繁华已百年。可他为了出山重获自由只有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在取经途中,他受尽怨气、苦难,最终才得以成正果,落了个“斗战胜佛”的美名。这个佛界的美名把孙悟空的思想价值属性给安抚的妥妥当当,使他的“悲剧”性达到了最高潮。所以,在他身上“喜剧”性因素和他的“悲剧”性因素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 [关键词] 英雄 喜剧性 悲剧性
自从玄奘取经故事被改写成《西游记》后,文中孙悟空的艺术形象就逐渐被中国乃至世界读者所熟悉和乐道。作品中,持有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又有着七十二般变化的孙悟空是一个英雄,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但孙悟空又是一个悲喜共存的艺术形象。他尖嘴猴腮的雷公脸,他诙谐幽默的语言,他滑稽夸张的动作,都注定了他是一个喜剧形象。然而,这个表象的背后,我们看到,从他开始大闹天宫追求自由平等到被压五行山下五百年,再到保护唐僧到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终成正果——“斗战胜佛”。 他的思想经历了一个由追求自由、快乐到苦苦抗争,最后被压制的过程。人物的悲剧性色彩跃然纸上。因此,在孙悟空身上,既有“喜剧”性因素存在,也有“悲剧”性因素存在。这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有机统一体。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