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试论如何改观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式微现象 |
 |
上传会员: |
darer |
提交日期: |
2013-12-18 13:54:48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9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试论如何改观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式微现象 (需要:4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6113 试论如何改观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式微现象
[摘 要]本文简要分析论述了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存在的式微弱化现象、成因及其必须改观的重要性。同时,通过构建文学批评生态回馈图,就如何改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式微现象提出了建议。即: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是指导思想;必须建设发展中国先进文化,这是前进方向;必须创新机制营造良好的文学批评环境,这是环境保障;同时,应坚守文学批评的审美标准和道德伦理、坚持批评理论与创作实践相结合、建立批评家的主体意识和艺术个性,这是基本原则。以此构建共生、共荣、和谐的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生态环境。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式微现象 改观 新世纪以来,严肃正统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都存在式微弱化现象。美国著名学者J•希利斯•米勒教授指出“文学的时代将不复存在”,这就是著名的“文学消亡”论断:全球化时代(或者说电信技术时代、电子媒介时代)文学将要面临“终结”的“悲惨”命运。尽管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杜书瀛、北京师范大学童庆炳教授和山东师范大学李衍柱教授等先后发出了“文学不会消亡”的反对声音,但是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当前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的确出现了“边缘化”倾向②。另外,中国文学批评界对文学批评现状的批评也多有不满和指摘。朱中原先生指出当代文学批评存在五大症候:“口红式批评、谩骂式批评、学院式批评、帮派式批评、媒体式批评”③,就是这方面的代表。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