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浅谈诗歌艺术中的空白美

浅谈诗歌艺术中的空白美
上传会员: darer
提交日期: 2013-12-18 12:21:31
文档分类: 汉语言文学
浏览次数: 1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浅谈诗歌艺术中的空白美 (需要:4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8788
浅谈诗歌艺术中的空白美
[内容摘要]:诗歌名篇,犹如维纳斯雕像,总是能给人以充分的艺术想象空间,这就是诗歌的“空白美”。诗歌的语言、意象、情感和哲理等方面都有“空白美”。优秀的诗歌高度概括精炼,往往采用“勾勒”法,“点到即止”地描画出大致轮廓,而极少平铺直叙或大肆渲染。可见,诗歌富有“暗示性”,追求“意在言外”的效果,需要人们透过它的表面反复推究。这个“空白美”,并不会影响人们对诗歌的领悟,反而更增添了其艺术魅力和可鉴赏性。《诗品》中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指的正是这一点。
[关键词]: 空白美     想象     诗歌语言  

    空白,容易理解为虚无。但诗的空白实质上是一种存在。它是诗没有诉诸文字的在诗情和诗意上的填补,充实和延续。不过这种诗情和诗意上的填补,充实和延续,离不开读者的想象。因此诗的空白,也就是诗人为读者提供的想象空间。象绘画中的无墨之处讲究的是象外之趣,音乐中的休止强调的弦外之音一样,诗的空白追求的是言外之意。这是因为,把什么东西交代的清清楚楚,反而会束缚读者自由想象的翅膀,削弱诗的内涵的丰富性。因此,诗人大多主张“终不许一语道破”,所谓“言情者,吞吐深浅,欲露还藏”,“道景者,绝去形容,略加点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为什么诗会出现空白美呢?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浅论如何让学生乐于写作文 下一篇浅谈语文个性化教育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