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浅议陆游诗的爱国豪情 |
 |
上传会员: |
darer |
提交日期: |
2013-12-17 19:42:27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2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浅议陆游诗的爱国豪情 (需要:4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7304 浅议陆游诗的爱国豪情 [摘要] 陆游是我国南宋爱国诗人,他一生坚持抗金,一直忧国忧民,时刻不忘收复中原,洗雪国家耻辱,挥笔写下了大量的爱国主义诗歌,对鼓舞人民抗战的斗志起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从陆游生平经历与诗歌爱国情怀的关系、陆游诗爱国情怀的具体表现与陆游爱国诗歌表现手法上的特点等方面对陆游诗的爱国豪情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陆游 爱国 豪情 表现 手法 一、陆游坚持抗金的一生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他生于1125年,正是北宋岌岌可危、金国日益强盛的时候。他出生后的几年里,金兵攻陷汴京,宋徽宗、钦宗被俘,北宋覆灭,南宋建立,然后沦陷。陆游的童年,经历了颠沛流离的生活,饱尝了国土沦陷的辛酸,为他的爱国主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陆游的父亲陆宰是个爱国的士大夫,朋友们也是爱国的正直人士,他们常在一起谈论国家大事。陆游在《跋周侍郎奏稿》中说:“一时贤公卿与先君游者,每言及高庙盗环之寇,韩陵斧柏之忧,未尝不相与流涕哀恸。虽设食,率不下咽引去。先君归,亦不复食也。”先辈的身教言教,给陆游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使之终身遵行不渝。由于他从小就受到父母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所以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立志要为国家献身。 青年时期,他读兵书,学武艺,为参加收复祖国河山,抵御敌人做好了准备。他曾任镇江通判等职。中年以后,在任职期间,他曾多次向宋高宗提出很多复国的主张和建议,但从来不被采纳,反遭到迫害,最后被朝廷免职,晚年过着贫苦的生活。他回乡后,一直忧国忧民,时刻不忘收复中原,洗雪国家耻辱,挥笔写下了大量的爱国主义诗歌,对鼓舞人民抗战的斗志起着积极的作用。他临终念念不忘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祖国领土的完整。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