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试议李白、杜甫山水诗的异同

试议李白、杜甫山水诗的异同
上传会员: darer
提交日期: 2013-12-17 17:11:29
文档分类: 汉语言文学
浏览次数: 1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试议李白、杜甫山水诗的异同 (需要:3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5832
试议李白、杜甫山水诗的异同

[摘  要]唐鼎盛及唐由盛转衰时期,由于唐朝政治、经济及社会各方面由鼎盛发展迈向衰弱,诗歌也因此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那时的社会情况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在诗歌中都凸现出来。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两位杰出代表李白、杜甫都经历了唐由盛转衰这段历史,其山水诗也能反映出盛唐前后的情况。本文主要通过比较李白、杜甫人生经历的异同,进而比较其山水诗的特点及思想内容的异同。
[关键词]李白 杜甫 山水诗
李白和杜甫是唐代最负盛名的两大诗人,二人都写了很多山水诗,不过,由于诗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以及生活经历的不同,其山水诗也不尽相同。在这里,本文从比较李白与杜甫身世经历的异同入手,进而浅析两者山水诗的异同。
一、李白与杜甫人生经历的异同
(一)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李白的身世经历
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附近),生于唐代安西都护府碎叶城。他五岁随父迁居锦州彰明县青莲乡,自号青莲居士。李白生活于盛唐时代,父亲李客虽为商人,却颇有文学素养,在李白五岁时便让其发蒙读书。“余小时,大人令诵《子虚赋》。”(《秋于敬亭送从侄耑游庐山序》)所以李白从小就能受到很好的教导,培养了他建功立业、治国安邦之志。李白从小便广读道书“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书,轩辕以来,颇得闻矣”。《六甲》就是道宗末流的一种怪书,《神仙传》有“左慈学道,尤明《六甲》,能役使鬼神”的话可证。十五岁又在大匡山隐居时与道士生活在一起,所以道家思想在李白的意识中根深蒂固。二十五岁时,他离开蜀地,踏上了漫游求仕的道路,但一直都未得举荐,直到四十二岁才因道士吴筠的推荐,应诏入长安,供奉翰林。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试论中国现当代诗歌创作中的色彩.. 下一篇谈《巴黎圣母院》的“对照原则”..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