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谈《巴黎圣母院》的“对照原则”运用

谈《巴黎圣母院》的“对照原则”运用
上传会员: darer
提交日期: 2013-12-17 17:08:28
文档分类: 汉语言文学
浏览次数: 6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谈《巴黎圣母院》的“对照原则”运用 (需要:4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8398
谈《巴黎圣母院》的“对照原则”运用
[摘要]本文就大文豪雨果在小说《巴黎圣母院》中“对照原则”的运用作些浅谈。小说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在人物形象和社会环境的描写中运用鲜明的对照原则,表现在对教会贵族和平民百姓的人格差别及两个阶级本质的揭示上。作者无情地鞭挞了封建统治阶级,热情歌颂下层社会,突出了作品的反封建主题,充分表达了美善与丑恶的抗衡,其核心是“善必然战胜恶”,鲜明地贯穿着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激情,形成了《巴黎圣母院》的重大特色。人物纵横内外的对照,情节场面的相互对照,都收到了强烈的效果。《巴黎圣母院》是雨果小说创作中“对照原则”运用的一个典型的艺术范本。作家正是依据这一美学原则精心塑造的,它具备雨果浪漫主义创作的一切要素。
[关键词]雨果 巴黎圣母院 对照原则
维克多·雨果(1802—1885年)是法国浪漫主义的后期领袖,是浪漫主义运动的理论家和发言人、著名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和文论家。雨果在创作上最主要的成就,除诗歌外,就是小说。他的第一部具有重大的思想力量和艺术力量的小说是《巴黎圣母院》。作品以丰富多变的想象,大胆奇特的构思,夸张怪诞的手法,异乎寻常的人物,惊心动魄的场景,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幅美与丑、善与恶、光明与黑暗殊死搏斗的画面,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读者。然而,真正使该作具有经久不衰的吸引力的,却是作者在小说中第一次成功地运用了“美丑对照原则”来塑造人物形象。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试议李白、杜甫山水诗的异同 下一篇相声与戏剧语言比较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