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浅析《红楼梦》的写人艺术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12-16 20:28:26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2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浅析《红楼梦》的写人艺术 (需要:32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6283 浅析《红楼梦》的写人艺术
【摘要】《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从政治、经济、伦理道德、婚姻、爱情等方面反映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过程。在人物刻划方面可谓独具匠心。四百二十多个人物,形象真实可信、个性鲜明、细腻传神。其成功的关键在于艺术手法多变性。作者刻画人物时烘托对比,平中见奇,行文从容不迫,叙事有条不紊;语言华美精致,诗词尽善尽美;色彩浓淡相宜,点缀恰到好处;方法灵活多变,构思精巧绝妙。在反复品味中不知不觉地沉溺其中,悲书中人物之所悲,喜书中人物之所喜,悄然而忘形。 【关键词】 写人艺术 旁人视角 烘托对比
一、旁人视角 描绘人物性格 《红楼梦》之前的小说,在人物出场或作者感到要特别交代人物身份、本领或作者特征的时候,往往插入一首诗、一片词或一篇短赋,或插入异端作者交代的语言,这些内容常常使人有累赘之感。曹雪芹在写人的时候,不仅不用那些脱离情节单纯介绍的赘诗、赘词,而且连作者评述的语言也尽量不用。而是常常借书中人物的口中、眼中、心中来写人,这不仅能使作品文字见解、情节严密,而且就写人来说,可做到一举两得。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