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论“自我表现”与“摹仿现实”——郁达夫、叶绍钧早期创作对比论 |
 |
上传会员: |
darer |
提交日期: |
2013-12-16 20:10:29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4 |
下载次数: |
0
次 |
文档字数:7104 论“自我表现”与“摹仿现实”:郁达夫、叶绍钧早期创作对比论 [摘要]:摹仿说与表现说作为最古老的文学观念,回答的都是艺术起源的问题,其理论在各自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日渐丰富化。“五四”以来,西学日盛,西方的各种文艺思潮涌入中国,表现说与摹仿说对当时中国作家的文艺观的形成和创作实践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以郁达夫、叶绍钧的早期小说创作为例,分析表现说与摹仿说在具体作家创作过程中的不同表现。 [关键词]:自我表现 摹仿现实 郁达夫 叶绍钧 目录 前言 1 一、郁达夫的文艺观:以《沉沦》为例析 1 二、叶绍钧的文艺观:以《潘先生在难中》为例 3 参考文献: 5 前言 摹仿说与表现说作为最古老的文学观念,回答的都是艺术起源的问题,其理论在各自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日渐丰富化。 表现说无疑是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重要理论之一,源于西方18-19世纪的浪漫主义思潮,认为艺术起源于己于人的情感表现和交流的需要,情感在推动艺术的发生和发展上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