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浅谈欧阳修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 |
 |
上传会员: |
darer |
提交日期: |
2013-12-16 20:02:52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3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浅谈欧阳修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 (需要:3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4960 浅谈欧阳修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 [摘要]: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欧阳修的诗成就不若散文,在诗歌创作上,抒情风直抒胸臆,平实畅达; “以文为诗”、“以议论入诗”,将写实、抒情、议论相交融,扩大了诗歌内涵与艺术表现形式。欧阳修的诗文创作,在当时也具有典范意义,对宋诗的艺术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宋诗的长处,不在于情韵而在于思理。 [关键词]: 欧阳修 诗歌创作 宋诗 艺术 以文为诗 以议论入诗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四岁丧父,家境贫寒,母亲以荻杆画地教他识字。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次年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与梅尧臣、尹洙结为至交,互相切磋诗文。先后在中央和地方任职,历任知制诰、翰林学士、参知政事、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但多次被贬,又多次起用。康定元年(1040),欧阳修被召回京,复任馆阁校勘,后知谏院。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提出了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嘉佑二年(1057)二月,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提倡平实的文风,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这对北宋文风的转变很有影响。神宗熙宁四年(1071),以太子少师的身分辞职,归于颖州(今安徽阜阳)。次年卒,谥文忠。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