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新课标下的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初探 |
 |
上传会员: |
darer |
提交日期: |
2013-12-16 19:43:01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5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新课标下的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初探 (需要:3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7636 新课标下的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初探 [摘要]本文从新课程标准下的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引起对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思考和探索。提出了“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只有在继承中不断创新,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观点。并从几个方面进行论述,说明新课改中教育方式的创新是必要的,但传统教学中一些有效的教学方式还是不能抛弃的,只有在传统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改革创新,才能让教育改革充满活力。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继承 创新 探究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在经历着一场史无前例的整体性课程改革。在改革中,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正不断撞击着传统教育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教育方式更为突出。 面对新的课程标准和新的教材,我想每个教师都曾有过这样一种想法:“新课改的课到底该怎样上?”通过新课程理论的学习,结合自己一个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个人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重视传统教育中的“双基”教育,重视语文作为基础性、工具性的作用。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但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上进行合作学习时不能流于形式;进行探究性学习时,应探究有价值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语文课堂教学在继承中不断创新,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才能切实有效地推进新课程的改革。 一、强调语文知识和能力目标的结合。 语文是工具,是理解的工具,是表达的工具,人们凭借它思考,运用它交际,依靠它传播文化,利用它创造文学。这是使它成为工具性学科的第一位的决定因素。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是新课标下的中学语文课程的根本目标,也是语文科单独设科的根本原因。语文新《课标》继承了近代和现代语文教育的实践经验,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