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论《水浒传》招安结局的必然性

论《水浒传》招安结局的必然性
上传会员: panmeizi
提交日期: 2013-12-15 14:13:08
文档分类: 汉语言文学
浏览次数: 1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论《水浒传》招安结局的必然性 (需要:26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4276
论《水浒传》招安结局的必然性
[摘 要]
一部《水浒传》记录了北宋末年政治腐败、官逼民反,农民起义接连发生的真实场景,为读者夸大或虚构了一常常精彩绝伦的故事情节。然而虚构的故事并非没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它并不能满足读者的心理需求成就梁山好汉的反宋大计,依然遵循着历史的必然,让轰轰烈烈的梁山起义走向灭亡。因为,历史决定了梁山必然走向招安;小说素材决定好汉们悲哀的结局;农民思想决定了梁山起义必然失败;作者思想的局限性决定了大量忠君人物占据决定性因素引导梁山好汉走向招安。
[关键词]
《水浒传》  招安    历史因素   民间话本   思想局限性
北宋末年,朝政腐败,官逼民反,随着对官府幻想的一点点破灭,生存都难以维系,最终都被逼上梁山。然而,当农民起义的壮举使好汉们士气日益高涨的时候,宋江的接受招安改变了一切,梁山好汉‘平辽’、‘平方腊’,战功无数,却被馋臣一个个迫害,最终都烟消云散,“忠义三郎”还为朝廷着想毒杀了黑旋风李逵。浩浩荡荡的水泊梁山归于平静,只能在人们的记忆中留下一丝痕迹。《水浒传》①给我们描写了一场精彩、宏伟的历史场面。但是在很多读者看来,招安的主力派宋江是梁山英雄走向末路的罪魁祸首,甚至认为这一笔作者的失败,是《水浒传》的败笔。当很多读者们将水泊梁山的招安结局归罪与宋江,归罪与作者时,笔者却认为这不但不是宋江的错甚至不是作者的错,这是历史地必然,是从作者开始著书起就已经注定了的。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论《水浒传》招安的悲剧结局及其.. 下一篇如何教学生写好作文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