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兴趣,《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润滑剂”

兴趣,《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润滑剂”
上传会员: panmeizi
提交日期: 2013-12-14 10:03:01
文档分类: 汉语言文学
浏览次数: 1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兴趣,《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润滑剂” (需要:2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4192
兴趣,《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润滑剂”
[摘要]《品德与生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门课程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所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而《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倡导教师在教学中,应多方面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潜在因素,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进行指导,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乐于学,主动学;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思考,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实践中。因此,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教师分五步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兴趣成为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润滑剂”,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直接、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亲身体会,亲身感悟,使所学的品德知识得到有效巩固、深化。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达到了教育无痕,实现了理想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 品德与生活教学   兴趣    必要性  

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如果上课教师讲空道理,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得到的只是一些教条,不知道它们在现实中有什么用,如何用,这样就会大大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如何上好品德与生活课呢?我认为,除了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外,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有获取知识的要求和能力。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实践中。看来,学习兴趣的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论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 下一篇小学低年级“趣味”识字教学例谈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