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简析《石壕吏》的丰富内涵及艺术表现

简析《石壕吏》的丰富内涵及艺术表现
上传会员: darer
提交日期: 2013-12-13 20:15:09
文档分类: 汉语言文学
浏览次数: 11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简析《石壕吏》的丰富内涵及艺术表现 (需要:3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5943
简析《石壕吏》的丰富内涵及艺术表现

[提  要]《石壕吏》是杜甫“三吏”、“三别”组诗中的一篇。这是一篇有感而发、随意命题的时事乐府,是一首“即事名篇”的叙事诗。本诗通过个别反映一般,选择典型事件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逼真描绘了一个老妇被差吏强行拉去服役的情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本文拟从《石壕吏》的思想内容、艺术表现手法、写作背景及本诗所表现的杜甫的人民性、非战思想等方面加以探讨,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从而进一步认识杜甫“诗史”的伟大意义,给自己的生活及创作以启示。

[关键词]《石壕吏》 内涵 艺术表现
《石壕吏》是杜甫“三吏”、“三别”组诗中的一篇。这是一首叙事诗,以时间先后为序,从日暮投村起到天明告别终,逼真描绘了差吏捉人的一幕,从而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杜甫用他手中的笔,深刻地展示了人民水深火热的处境,写下了他“仁政爱民”的思想,记下了他所处的那个悲剧时代,以小见大,反映了时代的面貌。
一、《石壕吏》的写作背景
《石壕吏》一诗作于唐肃宗亁元二年(759年)春天。这年三月二日,郭子仪、李光弼、王思礼等九节度使所部围安庆诸军于邺城(即相州,辖今河南安阳市),由于指挥不统一,为安庆诸军所败,步骑六十万大军溃败于邺城之下,郭子仪退保东都洛阳。为了挽救危局,唐皇朝大肆抽丁拉伕。这时诗人杜甫正从洛阳回华州司功参军住所,途中亲见民生疾苦,于是就其所经所见所闻进行了高度的艺术概括,写成了著名的《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及《新婚别》、《垂老别》、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幻想与现实的统一——浅析《聊斋.. 下一篇论《边城》的“返朴归真”特色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