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论辛弃疾婉约词的艺术风格 |
 |
上传会员: |
darer |
提交日期: |
2013-12-13 12:32:34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6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论辛弃疾婉约词的艺术风格 (需要:3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7055 论辛弃疾婉约词的艺术风格 [摘 要] 豪放是稼轩词的主要风格特征,但在创作豪放词的同时,辛弃疾也创作了相当数量的婉约词。这种现象并非偶然,其原因如下:一、传统词风的影响;二、抒写多元化情感的需要;三、众多题材易于用婉约词来抒发情感,如伤时感怀、离情别绪、咏物抒情等。辛弃疾的婉约词在继承传统婉约词的艺术风格的同时,又进行了开拓创新,语言更加自由解放,婉约中不失其豪迈,多用经、史、子、集及典故等。 [关键词] 豪放词; 婉约词; 传统词风;多元化情感;咏物抒情 “辛稼轩,词中之龙也!”这是清代陈廷焯的赞叹(《白雨斋词话》)。他生动地描绘了辛弃疾在词坛的地位——一条风云际会的矫健巨龙。 辛弃疾词作颇多,留存下来的约有620首词作,他是一位“将军词人”,词作多以豪放词为主,慷慨悲歌无疑是辛词的主调,但他的词作中仍有不少是抒发婉转幽雅的婉约词。豪放词,慷慨激昂,易于抒发词人的思想感情,且辛弃疾词中系念中原故土、渴盼统一的情怀随处可见。他慨叹“剩水残山无态度”(《贺新郎》),痛惜“南共北,正分裂”(《贺新郎》)的局面。登临时,他纵目所见是“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水龙吟》),是“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菩萨蛮》)。在亲友酬对之作中,更多的的是互勉自勉之词:“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水调歌头》);“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满江红》);“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满江红》);“万里功名莫放休,君王三百州”(《破阵子》)等等,仔细翻阅辛弃疾的词,无论登临、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