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未”字本义探源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12-13 11:16:54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6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未”字本义探源 (需要:29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6768 “未”字本义探源 [论文摘要]“未”字本义是“滋味”,对于其本义的来源一直占统治地位的观点是:未从木,象木重枝叶也,而现代学者董来运先生则认为未字从古代时期使用来纪年纪月。《史记卷二十五律书第三》:“六月也,律中林钟,言万物就死气沉沉也,其于十二子为未。”可见事实并非董先生所说。 [关键词] 滋味 木重枝叶 割牛耳 一、“未” 字本义考 “未”字在现代汉语中主要有“将来”与否定“不”“没有”两种义项。例如表将来的“未来”,表否定的“未曾”“未卜先知”等。而且未字表否定之义在我国历史上从古至今一直沿用,在我国早期的文献资料都有记载,《诗小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 在《易》中为易卦名“未济”:六十四卦之一。卦象主离上坎下,火在水上,水不能灭火,不能互发生作用,故称未济,这两处的“未”都可表否定之意。到后来《楚辞屈原离骚》:“及年岁之未晏合,时犹其未央”。《左传僖公二年》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到后来历朝历代。“未”字表否定之义在文学史上都有经典作品可以作证明,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