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呐喊》的现实主义

《呐喊》的现实主义
上传会员: panmeizi
提交日期: 2013-12-13 11:16:25
文档分类: 汉语言文学
浏览次数: 2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呐喊》的现实主义 (需要:3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8124
试论《呐喊》的现实主义

  [摘要]《呐喊》创作于“五四”高潮时期,作品展示了一幅从辛亥革命前到本世纪中期中国社会的灰色图景,称得上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一面明镜。小说旨在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为改良人生、改良社会而创作“遵命文学”,是现实主义的核心。在题材的选择上,作者采用高度概括的方法,深入生活的本质,从平凡生活、凡人小事入手,挖掘出反帝反封的时代命题,真实客观地写出了一个时代。在创作方法上,作者以杰出的现实主义艺术方法,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小说里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真实地反映了国民的思想和生活。作为客观冷峻的现实主义作家,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具有巨大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魅力。
  [关键词]呐喊 创作精神 生活题材 艺术手法

《呐喊》是鲁迅从事文学活动后的第一个著作集,收入了在“五四”前后写的,即自一九一八年四月至一九二二年十一月的十四篇小说。《呐喊》和后来的《彷徨》收入了鲁迅一生所作的全部现实题材的白话短篇小说。鲁迅之所以把这部小说集定名为《呐喊》,是用它“聊以慰藉那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①即给革命者呐喊助威。在这部小说集里,我认为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辛亥革命至“五四”前后中国社会的广阔画面,刻画了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重压下逐渐破产的古老农村和市镇的不同阶层的心理活动,塑造了一系列鲜明不朽的农民典型以及没有找到出路的知识分子和城市贫民的人物形象。《呐喊》中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的表达,是赖于作者卓越精深的艺术创作。鲁迅怀着对人类、对民族、对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下层民众的深厚感情,他对现实、对中国广大社会民众的精神面貌做了高度严格的现实主义描写,所以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具有高度的真实性,深厚的人民性;在塑造人物方面是鲜明的、高度概括的典型的形象。把深厚的感情有机地融于冷静的客观描写,则是这种风格的主要表现形式。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未”字本义探源 下一篇《恶之花》中关于“恶”的阐释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