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孟郊诗中的游子主题 |
 |
上传会员: |
yuyarer |
提交日期: |
2013-12-12 22:15:40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5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孟郊诗中的游子主题 (需要:3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6671 孟郊诗中的游子主题 [摘要]从《诗经》《古诗十九首》开始,文人对游子已经表现出极大的关注。这是中国文人重要的心理情结。本文选出孟郊对游子的生活关怀的诗加以分析,称游子主题。游子主题界定为诗人对游历生活主观感受的诗化表达,以及诗人以游子自喻的情怀。然后从内容和艺术两方面阐述其具体表现。在内容上看,游子主题体现在,多次出现游子意象并自称游子,并且屡次出现客意象。艺术上,多选择冷色调意象以突出游历生活的孤独。继而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从民族文化心理的层面上讲,乡土眷恋之情是其产生的深层原因。其次孟郊的一生长期的游历生活是产生这一现象的客观条件。第三,远游事君的人生理想与孝道观念的矛盾冲撞使诗人失意的天平倒向对亲情乡土的眷恋。这是其创作的深层心理原因。也正是在这个意义讲,孟郊的游子诗正是通过对游子主题的关注来消解政治的失意带来的苦闷。 [关键词]游子主题 游子意识的矛盾存在 游子意象 提起中唐韩孟诗派的诗人孟郊,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中这个游子形象感人至深。本文就从“游子”谈起。 游子一词广义上讲是离家远行的人,本文的“游子”是特殊意义上的概念范畴。特指游历以求仕进的文人。唐代社会游历之风大盛,文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要离家出游或参加科举、拜谒、行卷、或隐居以求终南捷径。游子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所谓游子主题那就是诗人对游历生活主观感受的深化表达。以及诗人以游子自喻的情怀。虽然从《诗经》开始文人已开始关注出行生活,“行道迟迟,心中有违”(《诗经·邶风》),《古诗十九首》中作者更明确提出“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但历代诗人像孟郊这样如此全面而深刻关注游子生活的为数不多。所以本文把孟郊诗中的这一主题加以分析。首先从内容和艺术两个大方面阐明其具体表现,其次探究形成这一主题的原因,进而附带提出,分析孟郊诗中游子主题的实质。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