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典型化的个人生命体验------浅析王安忆《长恨歌》中的隐喻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12-12 21:21:48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7 |
下载次数: |
0
次 |
文档字数:3859 典型化的个人生命体验------浅析王安忆《长恨歌》中的隐喻 【摘 要】 上海的故事,上海的女人,上海的繁华梦……在沪上女作家王安忆的笔端不倦的流淌,她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守望着这个希望与梦想的城市。她影响最大的作品之一《长恨歌》便以昔日“上海小姐”王琦瑶的命运遭际,叙写这座城市几十年的沧桑变迁。历史镶嵌入个人的生命,成为个人生命的一翼,个人的历史性生命体验才灵现为不可忽视的独特意味。在这种生命性的体验中,作者隐喻的表达了对特定历史时期人生的一种认识,并穿透了历史的局限,追思着关于现实生命中悲剧的价值和空虚中的意义。 【关键词】 隐喻 个人 生命体验
引言 《长恨歌》的上海是迷迷蒙蒙、灰灰暗暗的,一切都淡淡的,生也好、死也好,云淡风清的样子,但所有的一切都在灰暗的天空下发酵沉淀。是否那时的生活才是生活?不愠不火、不急不缓、悠悠然然,不用为生计发愁的醉生梦死。这风格很有点近似张爱玲的,同样的旧上海,同样的灰暗,同样的颓废,同样细腻的笔调,描写出同样淡漠的恩爱情仇,仿佛古老的建筑般,就算浴在阳光下仍显得寒伧于无奈,摆不脱腐败的霉气,是缅怀还是悲叹?作家王安忆以委婉有致、从容细腻的笔调,深入上海市民文化的一方天地;从一段富于忽略,被人遗忘的历史出发,涉足东方都市缓缓流淌的生命长河。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