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阿Q典型新论——两种艺术典型的辩证统一 |
 |
上传会员: |
yuyarer |
提交日期: |
2013-12-12 18:39:08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1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阿Q典型新论——两种艺术典型的辩证统一 (需要:3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7430 阿Q典型新论——两种艺术典型的辩证统一
[摘要]:阿Q既是辛亥革命前后中国愚弱雇农的活生生的人物典型,又是具有世界性的精神胜利法的精神典型。这两个方面在阿Q的身上是辩证统一的,它们都是通过阿Q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来的。 [关键词]:雇农典型 精神胜利法的典型 辩证统一
阿Q被“嚓!”已经八十多年了,并且我们知道,阿Q虽懂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但阿Q毕竟追不到吴妈,成了“断子绝孙的阿Q”,阿Q没有留下他的子孙就被拉出去“嚓”了,但今天我们却随处可以见到阿Q的“子孙”们,这是为什么?这就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阿Q这个人物了,阿Q到底是什么样的典型呢? 阿Q诞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至今八十余年,伴随着他的诞生,他的死去,人们也对他争论了八十余年,而阿Q到底是什么样的典型?至今仍然无法盖棺定论。我们先来看“先人”的观点,五十年代,冯雪峰就认为,阿Q是“思想性的典型,是阿Q主义或阿Q精神的寄植者,这是一个集合体,在阿Q这个人物身上集合着各阶级的各式各样的阿Q主义,也就是鲁迅在前期所说的‘国人劣根性’的体现者。”冯文炳则认为,阿Q是“城市里的雇工的典型。”许杰说阿Q是“没有固定职业的流浪汉,用现在的名词说来,倒是一个地道的二流子。”唐弢又认为阿Q“是一个流浪的雇农。”令人费解的是,居然有人认为鲁迅是把阿Q“作为剥削阶级讽刺典型来塑造的。”1956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何其芳的《论阿Q》,此文对阿Q以至典型问题等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提出了著名的“共名说”,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