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
 |
上传会员: |
yuyarer |
提交日期: |
2013-12-12 17:44:45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30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需要:3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6303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摘要]旧时代的一个中学毕业生,就敢在政府里当文书,提笔成文,中规中矩(这也是今天强调的应用能力),而当今大学生语文能力差已是普通现象,求职时连自荐信也不会写,问题出在那里呢?传统的语文教育是不是一无是处?我们不难发现,不少铁杆应试派,特别是力主“升学率决定论”的一些管理人士,不但没有胆量像普通教师一样面对中考(或高考),也没有能力上好每一节课。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教育发展的命脉。只有在正确的理念下,教师的专业素养才能在工作实践中持续地得到提升。我以为推进素质教育,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尤为关键。
[关键词] 主体性 课堂教学 学生
目前课堂教学中“讲风过盛”,对文本的过度解释几成痼疾,教师用这种过度解释把学生引向规范化的理解,学生缺少自主的理解过程。为数不少的教师仍抱有一种“不讲不放心”的心理。讲文学作品鉴赏,他也面面具到,具体入微,甚至画蛇添足,加些语言例子……不让学生听得乏味不罢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动机和兴趣是很难得的,可是教师贯于肢解文学作品,连《红楼梦》、《孔乙己》、《背影》那样的作品也要学生逐句理解,弄得兴趣索然。这种无趣的教学,会有什么结果呢?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