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论《西厢记》语言的丰富性 |
 |
上传会员: |
yuyarer |
提交日期: |
2013-12-10 10:26:33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52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论《西厢记》语言的丰富性 (需要:1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5526 论《西厢记》语言的丰富性
[摘 要]元曲大家王实甫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其作品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并将它们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创造了文采璀璨的元曲词汇。明朝初年著名戏曲评论家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称《西厢记》:“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 本文从语文艺术的丰富性与语言华丽铺陈、音律工整两方面浅论元曲《西厢记》的语言特色。 [关键词] 语言特色 丰富性 《西厢记》这部曲包涵着多种不同风格的艺术语言,而又不留雕琢痕迹地融合为一体,浑然天成,其语言艺术的丰富性充分体现了《西厢记》的语言特色及语言价值。 论及《西厢记》之语言特色,先放眼看看其曲辞。曲中雄浑豪放的曲辞: “[油葫芦]九曲风涛何处显?……这河带齐梁分秦晋隘幽燕。雪浪拍长空,天际秋云卷;竹索缆浮桥,水上苍龙偃;东西溃九州,南北串百川。归舟紧不紧如何见?却便似弯箭乍离弦。”①(第一本第一折) 把九曲黄河写得何等气势磅礴,一泻千里。曲中绮丽流畅的小词:“[中吕][粉蝶儿]风静帘闲,透纱窗麝兰香散,启朱扉摇响双环。绎台高,金荷小,银镇犹灿。比及将暖帐轻弹,先揭起这梅红罗软帘偷看。”(第三本第二折)洋溢着美好幽深的诗一殷的气氛。曲中写惠明和尚的唱词却是另一种慷慨激昂的“金刚怒目”式,请看曲第二本《楔子》:[正官][端正好]不念《法华经》,不礼《梁皇仟》,风了僧伽帽,袒下我这偏衫。杀人心逗起英雄胆,两只手将乌龙尾钢椽昝。[收尾]恁与我助威风擂几声鼓,仗佛力呐一声喊。绣旗下遥见英雄俺,我教那半万贼兵唬破胆。这实则是高亢激越,掷地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