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诗经》中的叠音词及其类型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12-09 16:36:11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57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诗经》中的叠音词及其类型 (需要:28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6713 《诗经》中的叠音词及其类型 [摘要]“叠音词”在古代汉语词汇中很早就有,甲骨文、钟鼎文中已出现了用例。但在先秦诸子散文以及其他典籍中却用得很少,只有在《诗经》和《楚辞》中才得到了大量使用。这其中,又以《诗经》中的叠音词为典型。《诗经》中的叠音词种类繁多,功能庞大,具有描绘意象色彩,描绘意象声音,描绘意象行为动作等作用。同时,叠音词成就了《诗经》循环往复,节奏明快的节奏美、韵律美,也对后世诗歌产生了很大影响。 [关键词]《诗经》;叠音词;类型;作用;影响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亦是中国诗歌发展的源头。《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共305篇,最早称为“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相传由孔子删改整理过的书称为经,于是,确定了《诗经》的名称。秦朝的“焚书坑儒”以后,《诗经》原本佚失。汉代保存《诗经》的有四家,有鲁人申培的鲁诗、齐人辕固的齐诗、燕人韩婴的韩诗,但是不幸的是这三家诗先后失传,我们现在看到的《诗经》是由毛亨、毛苌传下来的。所以,后人又把《诗经》称为“毛诗”。作为中国诗歌源头的《诗经》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大量叠音词的使用是《诗经》的一大艺术特色。叠音词在古汉语词汇中很早就有,甲骨文、钟鼎铭文中就已出现了用例。“叠音词”又称为“重言”、“重语”等。《诗经》中的叠音词种类繁多,功能庞大。《诗经》的句式总体为“二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