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论《聊斋》表现的进步思想及隐藏其后的局限性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09-11 12:31:41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35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论《聊斋》表现的进步思想及隐藏其后的局限性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论《聊斋》表现的进步思想及隐藏其后的局限性 对于《聊斋》的思想内涵主要存在着三种观点: 王文琛的基本肯定说:蒲松龄写这些故事,是有所寄托,有所发谒的。 任访秋的基本否定说:基本上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思想。 陶君起则认为,《聊斋》中既有进步性的一面(如反礼教,反官吏等),也有局限的一面(如书中也有不少地方存在着“宿命论”、“轮回果报”以及“重男轻女”、“片面贞操”等思想成分)。 我较为赞同陶君起的看法,本文将从三个角度来例证《聊斋》中存在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一、女子们冲破包办婚姻,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但最终充当了男子心灵的安慰者、生活的拯救者。 《聊斋》中最耀眼的是那些花妖狐魅的角色,她们不受封建礼教和闺戒束缚,往往主动与男子接近,如窬墙而进,叩斋而至,排洇而入,晚间奉访,自荐枕席(《莲香》、《红玉》、《云萝公主》、《胡四姐》、《双灯》、《狐谐》)等等。这些男子多为落泊、穷愁、卑贱者:有的家道式微,穷愁无聊,独寓荒宅;有的科场蹭蹬,失意落泊,客居他乡;有的迫于生计,四处奔波,羁留异地。他们无地位,无功名,无财产,可是那些女子不以此为怀,执着、钟情于这些孤独、落寞的书生,其大胆、热烈为世所罕见。且看:《云萝公主》中道:“一日安独坐,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