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国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得行业竞争日渐激烈,作为国内汽车主流营销模式之一,部分4S专营店已面临生存危机。扮演着东风日产经销商角色的TAD 4S店正处发展成长期,因其优秀的经营理念,注重顾客满意度,成立至今已获得了飞速发展。但目前东风日产TAD 4S店仍以整车销售盈利为主,并且其4S服务流程也存在着不合理现象,在整车利润日渐下滑、顾客对4S服务要求日趋严格的今天,应充分发挥4S模式的售后服务优势,通过提供优质高效的各项4S服务,提升顾客价值,提高顾客满意度,增加顾客保有时间及长期贡献,以使盈利重点向售后服务转移。
本文基于SWOT分析、服务营销策略、价值流图析、流程再造等思想和技术,从TAD 4S店的价值传达体系构建和服务流程再造优化两个角度对汽车销售和维修两大主要服务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服务营销策略,构建出TAD 4S店核心竞争力与价值传达策略;并以价值流图析为工具,对其售车和维修服务流程进行分析,寻找出大量由于流程不合理造成的非增值浪费,并用BPR技术对该两项主要服务流程进行业务流程再造改善。
最后,本文设计出一个基于价值传达和流程再造的网站系统,利用网络技术在信息传递上的巨大优势,以文章总结归纳出的各项改进措施为准则,对网站的界面与功能进行了设计。通过服务预约、在线咨询、信息传递等网络功能,使其为TAD 4S服务的前后台分离提供有利条件。旨在提高公司服务运营的效率和质量,降低公司运作成本;实现客户需求为导向,提高顾客满意度,提升客户价值,塑造公司优秀形象,建立TAD 4S店自身的品牌优势。
关键词:价值传达,4S汽车服务,流程再造,价值流图析
Abstract
....
Key Words: Values transmit, 4SCar service process, BPR, Value flow diagram analysis
目 录
引 言 1
第一章 我国汽车4S店服务现状概述 2
1.1 汽车4s店的特点及行业现状 2
1.2 我国汽车4S店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3
1.3 我国发展品牌4S店的必然性分析 4
第二章 TAD 4S店现状分析及其核心竞争力定义 6
2.1 TAD 4S店的现状概况 6
2.2 TAD 4S店的SWOT分析 7
2.3 SWOT分析下的TAD 4S店核心竞争力定义 10
2.3.1 TAD核心竞争力定义概述 10
2.3.2 辨别顾客所看重的价值需要 11
2.3.3 确定TAD核心业务价值领域 12
2.3.4 列举应培育的“核心竞争力” 13
2.3.5 归纳并提炼TAD核心竞争力 14
第三章 TAD 4S店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价值传达体系构建 15
3.1 TAD 4S店的价值传达体系阐述 15
3.2 TAD 4S店的品牌愿景与目标规划 17
3.2.1 确定品牌化的经营理念 17
3.2.2 品牌愿景和使命规划 17
3.2.3 价值传达战略框架构建 18
3.3 TAD 4S店服务需求分析与产品体系设计 19
3.3.1 在4S店引入服务营销思想 19
3.3.2 TAD 4S店服务需求分析 20
3.3.3 由需求驱动的服务产品体系设计 21
第四章 核心竞争力下的TAD 4S店服务流程再造 23
4.1 服务流程再造概述及相关理论 23
4.1.1 TAD 4S店流程再造概述 23
4.1.2 为流程再造引入精益思想 24
4.1.3 价值流与价值流图析 25
4.2 识别TAD各项服务流程并辨别关键流程 25
4.2.1 识别TAD 4S店服务流程 25
4.2.2 确定TAD 4S店关键服务流程 26
4.3 售车(SELL)服务流程再造 27
4.3.1 目前售车流程分析 27
4.3.2 针对目前售车流程的价值流分析 30
4.3.3 售车服务的流程再造设计 32
4.3.4 售车流程再造前后对比分析 34
4.4 维修(SERVICE)服务流程再造 36
4.4.1 目前维修流程分析 36
4.4.2 针对目前维修流程的价值流分析 38
4.4.3 维修服务的流程再造设计 41
4.4.4 维修服务流程再造前后对比分析 43
第五章 基于价值传达与流程再造的TAD 4S网站系统设计 45
5.1 系统需求分析 45
5.1.1 项目背景及可行性分析 45
5.1.2 需求分析 45
5.2 TAD 4S店网站系统设计概述 46
5.2.1 系统功能分析 46
5.2.2 网站中的角色划分 47
5.2.3 网站系统体系结构分析 48
5.2.4 系统运行与编程环境 48
5.3 通过网站的形象设计实现TAD价值传达特性 49
5.3.1 网站的定位 49
5.3.2 网页的布局设计与配色分析 50
5.4 网站系统与TAD流程再造的结合与应用 52
5.4.1 网站系统与TAD流程再造的关系阐述 52
5.4.2 网站系统为TAD流程再造所提供的支持功能分析 52
第六章 总结 59
致 谢 60
参考文献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