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我国完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措施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09-06 10:21:23 |
文档分类: |
工商管理 |
浏览次数: |
55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我国完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措施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我国完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措施 [摘要]养老保险是人类抵御风险、进行自我保护的一种需要。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对国家、社会、个人均极为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遇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和困难。当前,企业改革使一部分职工下岗、失业,城市化进程使大批农民向城镇转移,但这两部分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尚存在不完善之处。为此,政府应首先承担起主要责任,切实维护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和进城农民工的养老权益;同时,社会也要积极发挥城镇养老的补充功能,从而在城镇建立起广覆盖、低水平、多层次、可衔接的养老保险制度。 [关键词]城镇养老保险:下岗职工;失地农民;农民工 社会保障是为了社会成员不因失业、疾病、老残、灾害等原因收受到损失而提供经济补助和社会福利的一项制度。自古以来,属公益事业性质的社会保障组织在灾荒年月,对老百姓开仓济贫、放粮赈灾,担当起救亡救难的责任,这种责任并不是法定强制性的,而是仁慈精神的体现。历史上的社会保障就是由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以仁慈观念为核心的旧的社会保障责任,其忠孝仁义思想更奠定了中国人老有所养老的社会道义基础。与旧的社会保障责任不同,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旨在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需要,现代社会保障不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道义行为,而是一种社会权利与责任,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所以,国家为保护人民群众在年老后生活上无后顾之忧,出台了一系列人事养老保险制度。尤其近年来城市农民、农民工、企业下岗失业职工的养老保险所凸显的问题,更需要我们从政治高度去重视解决。 一、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现状 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于50年代初期,其标志是1951年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该条例确立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特点是实行以为实施主体的受益基准制,企业负责养老金的筹集、发放并对退休人员进行管理,职工个人不缴纳任何费用。这一制度对当时的社会稳定起过积极的作用。1978年,国务院颁布了《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规定》,并修订了《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规定》,进一步解决了工人、干部年老退休后基本生活的保障问题。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