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宏观财政政策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09-04 10:54:13 |
文档分类: |
工商管理 |
浏览次数: |
69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宏观财政政策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摘 要]:首先在梳理国外财政政策理论发展脉络基础上,分析了国外财政政策效应的理论分歧,进而对我国财政政策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和数理推导,形成理论假说,并在后而章节逐一对其进行实证检验。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利用状态空间模型估计我国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以此为基础,测算我国财政政策周期预算余额和结构预算余额,利用周期预算余额指标分析了我国财政政策自动稳定效应,利用结构预算余额指标检验了我国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反周期性:(2)利用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财政政策经济增长效应的非线性进行检验,指出财政政策非线性效应存在的区制,并对财政政策非线性效应的主体预期解释进行了再检验:(3)利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检验了财政政政策对私人消费的非线性效应,给出非线性效应的存在区制,并分析其原因:(4)利用结构预算余额季度数据对1996一2004年财政政策凯恩斯效应进行了再检验:(5)研究了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效应:(6)检验了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经济增长效应和通货膨胀效应的非对称性:(7)对我国财政政策可持续性进行了实证检验。 一、国家内部政策 (1)利用状态空间模型估计我国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以此为基础,测算我国财政政策周期预算余额和结构预算余额,利用周期预算余额指标分析了我国财政政策自动稳定效应,利用结构预算余额指标检验了我国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反周期性: 虽说财政政策的直接目的是稳定经济,但最终目的还是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构建一个和谐社会。按照德国经济学家哈德斯的观点:对于处于经济目标之上的社会总目标来说。经济稳定只具有工具性含义,它只是实现社会总目标的阶段性目标。 政府政策的目标只有设定在可调整目标上,政策的调控作用才能发挥,经济也才能稳定。[3]在一个政策工具只能实现一个目标的情况下,为了达到更好的稳定效果,就应依据不同政策工具的特性进行政策分工,一般常用财政政策增加就业,用货币政策稳定物价 (2)利用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财政政策经济增长效应的非线性进行检验,指出财政政策非线性效应存在的区制,并对财政政策非线性效应的主体预期解释进行了再检验: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